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走向“典范” 成都全面激活“文明细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走向“典范” 成都全面激活“文明细胞”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2022-08-22 20:16

  今年,是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关键一年,成都的“创城”举措持续上新。

  成都金牛区推出“曹家象”文明宣传系列情景短剧,“曹家象”作为文明劝导员的形象正式上线。

  作为文明宣传“课代表”,成都高新区的“石小羊”也已亮相传播文明知识,倡导践行文明礼仪。

  成都武侯区率先推出“文明收银条”+“文明扇”+“文明宣传海报”的“3+”模式,把文明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作为拥有全国文明城市“五次蝉联”基因的城市,成都致力于将“日用而不觉”的文明因子持续渗入城市肌理,强调于细微之处显大德,于细节之中见文明。

走向“典范” 成都全面激活“文明细胞”

  ▲成都一景

  强意识:开局就需冲刺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千百年来,成都既传承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又孕育出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成为城市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当下,在连续五届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良好基础上,成都欲再接再厉、乘势而为,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去年10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训班在成都开班,其近年来的创建工作、城市治理能力被认为是为中西部地区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从路径来看,成都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既上接“天线”,也下接“地气”。

  在这里,有全国首个线下沉浸式学习强国主题街区,以“学习强国”为IP,构筑1500平方“学习之家”、3000平方“文明实践广场”和900平方“文明学苑”,将“学习强国”APP从线上落地到线下。

  同时,成都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价值取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如今,全国文明城市评比迎来重要升级之际,成都如何应对这场“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城市综合类评比?

  去年召开的成都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大会指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事关成都发展大局、事关市民切身利益,要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工作理念,拿出“首战就是决战、开局就需冲刺”的决心定力,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努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新标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典范、市民幸福生活新榜样、城市现代治理新表率,实现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民文明素养同步提升。

走向“典范” 成都全面激活“文明细胞”

  ▲“文明我晓得”知识竞赛

  强目标:激活“文明细胞”

  近年来,成都把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构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幸福样本的重要举措。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也提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选树“成都榜样”,建设诚信社会,共同塑造“开明开放、创新创造”的城市品格,积极涵育“奋斗幸福、达观友善”的人文特质。

  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关键一年,成都力道很大。

  先是出台“创城十条”,配套出台《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行动方案》,由此形成一“纲”一“目”,以“双文件”统筹布局、协同实施,切实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做到纲举目张。

  在“文明细胞”梯次培育上,成都定下时间表和任务书。即制定县级文明城市联合培育计划,力争2023年所有县(市)全部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全市50%的村镇、65%以上的机关单位跻身市级及以上文明先进行列,全市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参与率达到100%。

  作为文明实践阵地的延伸之举,成都提出,要升级打造“文明里”公园,建强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者之家、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等阵地。

  此外,成都还立下目标:力争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到400万、注册志愿服务队伍突破3.5万支、公共场所标准化志愿服务站点达到1000个以上。这就意味着,每5个成都常住人口就有1位志愿者。

  在城市文明的“肌理”上,成都激活“文明细胞”的方式更具纵深感。

走向“典范” 成都全面激活“文明细胞”

  ▲“文明茶馆大家谈”第七期活动在天府新区举办

  强创新:“蓉式举措”上线

  从“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这一工作理念可以看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是手段,其目的是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品质的高水平改善,以及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高效能提升。

  这一理念指导之下,诸多“小切口”开辟出成都走向“典范”的大格局。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系列优势,夯实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底部支撑,成都日前发布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社区行动工作方案》,提出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社区在行动”为主题,开展社区微更新、社区治理补短、社区服务提升、社区文明倡导四大专项行动,充分调动社区动员、居民参与和社会支持,推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在城乡社区落地见效。

  茶铺是成都文化的代表,也是成都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大最明显标志。为更好地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成都在全市每周定期举行一次“文明茶馆大家谈”活动。围绕一系列市民不文明行为现象,邀请市民代表参与讨论。由此,在成都的小茶馆和一杯盖碗三花茶里,便包含了大民生、蕴藏了大智慧、汇聚了大能量。

  城市文明的进程里,总有一些故事值得被书写,总有一些名字值得被铭记。在成都,“创城”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也是一大亮点。

  为切实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助力,成都常态化开展“平凡之善”“文明先锋”“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让“温暖成都”鲜明标识更亮丽。

  日前,成都还为遴选出的文明公益大使、市民观察员、市民监督员成员发出聘书。这三类人群将带动更多市民支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事实上,除了三类人群的发力,更多成都人以实际行动加入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8月初,成都“六勇士”合力制伏欲持刀伤人的男子,“铲子哥”、“牌子哥”等人的举动令人感动,相关事件受到各大媒体先后转载,引发全网关注。

  今年6月,成都三环路上一辆货车撞击电线杆后起火,紧要时刻,经过车辆纷纷停到路边,十多名“无名英雄”挺身而出,成功将被困司机救了出来。

  “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向“典范”进阶之路,成都需要全城之力,也需全民之智,才能迈向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联合国中文日活动走进巴西里约热内卢

  •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