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征程上跑出四川体育事业发展新纪录——写在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之际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新征程上跑出四川体育事业发展新纪录——写在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之际

来源:川观新闻2022-08-07 18:02

  8月8日,新落成的乐山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将迎来它期盼已久的高光时刻——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将在这里拉开大幕,来自全省21个市州的运动员为了荣誉和梦想全力比拼,决出最强者。

  ——这是一次星光熠熠的体育盛会。川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将集体亮相,一展四川竞技体育强劲实力;

  ——这是一次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大阅兵。21个市州运动员代表齐聚乐山,比奖牌、比规模、比项目、比速度,拼出四川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这是一次全民参与的体育嘉年华。在公园绿道、山林田野,甚至朋友圈里,省运会带动的新一波全民健身热潮滚滚涌来……

  四年磨一剑。从上届省运会至今,四川体育事业发展不断刷新纪录:奥运会、全运会上屡屡夺金,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攀上西部第一;成功申办第12届世界运动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一举改写西部地区从未获得世界综合性赛事举办权的历史,体育强省梦再进一步;近5000万群众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全民掀起健身热潮……

  季夏八月,草木繁盛,又一届省运会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大幕。“加油!”“雄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必将传递出全省群众对四川体育发展的新期待:在全省团结奋进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之际,四川体育,奋力跑出新纪录!

  为国争光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攀上西部第一高峰

  北京时间2022年6月21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阳光格外耀眼。随着《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四川姑娘肖雁宁、向玢璇与其他队友代表祖国站上世界花样游泳的最高领奖台。四川花样游泳队总教练贺晓初热泪盈眶。“这是中国花样游泳队参加本届世锦赛以来获得的第一枚集体项目金牌!”三天后的24日,两位川妹子所在的中国花游队又在集体自由自选比赛中折桂,摘得中国在本届世锦赛的第四枚金牌。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而竞技体育,则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四川加快发展竞技体育,众多四川优秀运动员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一次次登上国际领奖台,为国争光:

  ——东京奥运会夺得1金2银1铜,成绩超上届;

  ——第14届全运会竞技体育项目夺得22金19银23铜共64枚奖牌,金牌数、奖牌数均列西部第一,取得四川全运参赛史上最好成绩;

  建设体育强国,“三大球”振兴同样是重要标志。4年来,四川篮球项目在第14届全运会上取得2金1铜的历史最佳成绩、男足U20夺得1枚宝贵奖牌、男排打破尘封16年历史获得第五名。

  据四川省体育局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四川运动员共获得奥运冠军19个、世界冠军259个,累计打破世界纪录53次,综合实力位列西部第一。“跳水女皇”高敏、奥运“五金王”邹凯等一批又一批四川体育健儿,在中国体育群星璀璨的天空中,发出了耀眼光芒。

  奋斗奋进

  拼出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

  “到2025年总规模达到3200亿元!”这是去年底印发的《四川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定下的目标,而这个数字相比2020年的1734.02亿元翻了接近一番!

  信心来自赛场之上,四川健儿不断斩获佳绩,为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信心更来自赛场之外,一个个高水平赛事、专业基地的加速建成。

  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命名、认定2021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通知》,成都市金牛区、四川领跑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西村大院体育综合体榜上有名。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4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6个。此外,我省还获评1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38个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好的硬件基础,吸引国际国内赛事纷至沓来:“十四五”以来,第十四届全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决赛、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等47项国际国内大型赛事落户四川;成都市成功申办第12届世界运动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一举改写西部地区从未获得世界综合性赛事举办权的历史。

  此外,全国首创的“全域天府”品牌赛事持续发力,“骑遍四川”“环茶马古道”雅安公路自行车赛等多项赛事的举办,传播力超过6亿人次,综合拉动消费超过110亿元。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聚天下之才(财)、办体育大事”“动员千亿各类资本、打造万亿体育产业”发展目标正在稳步推进。4年来,四川体育在加强规划引领、示范带动、政策支持上不断发力,陆续印发《四川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四川省支持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发展十条政策》等文件,推动文旅产业不断发展。2020年,四川省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比2019年增长9.6%,增加值增长7.5%;体育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2020年增加值为511.02亿元,在体育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增加到78.9%。这份答卷令人振奋。

  据悉,“十四五”期间,四川还要推动体育产业规模更大、结构更优、市场更活,体育供给丰富多样,体育消费愈加旺盛。预计到2022年底,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有望超过1800亿元。到203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力争达到10000亿元。

  全民全域

  近5000万群众共享体育荣光

  8月2日,市民李魁建在成都市水津街水津桥一侧的运动广场上做着双杠荡臂支撑,肩部隆起的三角肌,背部起伏的斜方肌,很难让人相信,他已是古稀之年。这个运动小广场上还有七八种健身器械,每天专门来“练肌肉”的爱好者有五六十人。几公里之外的桂溪生态公园,从下午开始就已有运动氛围,“灌篮高手”们在3人制篮球场上盖帽、抢篮板;滑板少年秀着花式动作;互动足球场上,绿茵少年们享受着足球带来的激情与快乐……全民健身已成为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开展全民健身,“健身去哪儿”一度成为制约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牛鼻子”问题。如今,问题已迎刃而解:过去4年,全省共建成各类场地设施24万余处、体育场地面积达1.32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高到1.58平方米。2020年底,四川更实现了村级农民体育设施全省行政村全覆盖。如今,健走步道、健身路径随处可见,走出家门就是健身广场,“15分钟健身圈”,甚至是“10分钟健身圈”“5分钟健身圈”正在全省各地加快构建,健全的场地设施不断提升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全民健身形成热潮,数据更为直观:仅2021年,四川就举办县级以上赛事活动多达7377场,吸引4300余万人次参与。截至2021年底,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33.7%,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882.6万人,国民体质测试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87.5%。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下,四川全年共有超千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滑雪、滑冰已经成为冬天四川最流行的运动方式。

  即将拉开大幕的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更是将“全民”特色贯穿始终:项目设置方面,增设国际象棋、传统武术、广场舞等群众基础好、参与积极性高的地方特色项目8个。参赛方式上,在市(州)组团报名的基础上,省级行业体协、中央驻川单位也可单独组团或组队报名参赛,参赛运动员最低年龄18周岁、最大放宽至70周岁,充分体现全民参与的特点。

  8月7日,从全省各地前来观赛的群众、运动员已陆续到达赛场。“加油!”“雄起”……

  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传递出人们的新期待:四川体育,奋力跑出新纪录!(薛剑)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