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川新增本土“4+4” ,来(返)川要扫“入川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 正文

四川新增本土“4+4” ,来(返)川要扫“入川码”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4-22 13:45

  中新网成都4月21日电 (记者王鹏)四川省卫健委21日通报,4月20日0时至24时,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广安市2例,巴中市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广安市3例,巴中市1例)。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广安市2例,巴中市2例):2例为重点地区返广安人员,2例为重点地区返巴中人员,均在“入川即检”中发现,随即闭环转运进行隔离,均于4月20日确诊。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广安市3例,巴中市1例):3例为省外重点地区返广安人员,1例为省外重点地区返巴中人员,均在“入川即检”中发现,随即闭环转运进行隔离,均于4月20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4月20日24时,四川全省183个县(市、区)全部为低风险地区。

  四川省卫健委20日深夜发布通告,4月21日起,来(返)川人员须在各查验点通过“四川天府健康通”扫描“入川即检特殊场所码”(简称“入川码”),“四川天府健康通”将进行弹窗提示。

  收到临时弹窗信息后,来(返)川人员须于24小时内在川完成1次核酸检测,否则“四川天府健康通”健康码将变成黄码影响出行,检测结果阴性后将恢复为绿码。

  临时弹窗期间,来(返)川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登记住宿(返回小区)、看病就医、就餐(不聚餐)等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但不得前往其他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公共场所。

  来(返)川人员可凭临时弹窗和身份证在目的地就近免费完成1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24小时后自动解除临时弹窗。

  来(返)川人员应在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四川省原则上会在12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如超过36小时仍未出核酸检测结果的转为黄码。完成核酸检测且结果为阴性的自动转为绿码。(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麦收获 颗粒归仓

  • 青春季 毕业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2023-06-09 10:08
从个人生活角度看,电子证照正在不断深入异地就医报销、婚姻与生育登记、不动产登记、户籍迁移等应用场景。
2023-06-09 10:07
科幻电影、科幻网络电影、科幻剧集、科幻微短剧和科幻中短视频等取得的成绩均可圈可点。
2023-06-09 10:06
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盐湖33个,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达3709亿吨,钾、镁、锂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
2023-06-09 10:04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促进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为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支撑。
2023-06-09 10:0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