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6月10日,正值端午佳节,由青海省卫生健康委、西海都市报社主办,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西宁市卫生健康委、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青海西海都市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从二十四节气走进传统中藏医”系列活动,在西宁市人民公园北广场启动。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二十四节气”为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把中藏医文化与“二十四节气”有机融合,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从二十四节气走进传统中藏医”为主题,开展大型公益活动,是加快推进中藏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藏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华文明瑰宝焕发新彩,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生动实践。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在夏日的郁郁盛景中,此次启动仪式选择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后,寓意“芒有所获,种有所得”。今天恰巧又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同时也是藏族同胞们的桑杰曼拉节(药师节)。考证端午节的来历,不论是哪个民族,就风俗习惯而言是一个与祛病防疫密切关联的节日:“悬艾”“熏艾”可产生强烈香气,达到清新空气、防蚊祛病之目的;端午节佩戴的香囊,里面包裹的艾草、丁香、白芷、辛夷等药材,其作用为“避疫气,令人不染”。
藏族同胞在桑杰曼拉节这天,用山泉水沐浴净身,或以清露洗脸明目,或采集珍贵藏药材,用于防病治病。端午节和桑杰曼拉节的这些习俗,蕴含着深刻的中藏医“治未病”理念,实践证明,中藏医药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也包含着健康的养生理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有助于让更多人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习惯,从而依靠自身免疫力的提升,筑起防止病毒侵袭的坚固堤坝。
活动邀请青海省知名中藏医学家讲授养生防病知识,开展中藏医健康咨询、中藏医适宜技术体验、中藏医文化展览、养生药膳/茶饮品尝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藏医的博大精深,感受不同节气带来的文化情趣。
活动现场到访1.5万余人,参加中藏医健康咨询义诊1280人次,中藏医适宜技术体验10300余人次(其中穴位贴敷6200人次,优杰疗法、虎符铜贬刮痧、岐黄针等深受市民好评,);发放药草香囊2000余个;养生药膳饮品尝区共计3100余人次参与。此次活动充分展示出我省中藏医药特色优势,同时推广和传播传统医学知识,增进公众对芒种节气(端午)养生的了解,弘扬青海地区的中藏医药文化,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王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