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西宁:税惠“增色”让 “指尖”手艺未来可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海西宁:税惠“增色”让 “指尖”手艺未来可期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1-19 14:26

青海西宁:税惠“增色”让“指尖”手艺未来可期

  图为税务干部深入企业了解堆绣工艺。梅亚星 摄

  (新春走基层)青海西宁:税惠“增色”让 “指尖”手艺未来可期

  中新网西宁1月19日电 题:青海西宁:税惠“增色”让“指尖”手艺未来可期

  作者李隽杜亚萍王淑惠

  19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八,离兔年春节越来越近。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锦绣轩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绣娘们正在为一幅幅新春作品上色,精美的布艺花瓣经过着色再按照模板拼堆着粘贴在一起,形成了青海独具特色的堆绣工艺品。

  民间刺绣、土族盘秀、剪纸......浓浓年味中,民俗工艺成为传统节日的加分项。公司负责人柳晴雯是一位出生在堆绣传承之家的90后,大学毕业后,她怀着对堆绣非遗技艺的热爱回到了家乡湟中,开始从事堆绣制作事业。

  从创立作坊到招聘绣娘再到发展成为产业文化,柳晴雯得到了多方帮助,税务干部也成了她的“老熟人”。“有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税务部门都会第一时间向我们宣讲,我们工坊也享受到了3.8万元的减免,这些钱我们买了颜料、画笔、绣品等都,对我们有很大帮助。”柳晴雯说。

  “我们作坊现在有40位绣娘,都来自周边农村,她们可以一边照顾家庭一边传承堆绣手艺,也可以通过堆绣赚钱养家,这也算是我为乡村振兴做的一些事情。”谈到助力乡村振兴,柳晴雯充满希望。

  为推进民族特色产业发展,辐射带动低收入人群就业,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税务局梳理整合税费支持政策,组织业务骨干上门为纳税人提供电子税务局、自然人扣缴客户端、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社保非税缴费平台等网上办税操作辅导,切实解决纳税申报操作中的问题。同时,通过微信、QQ、税企互动平台等渠道,及时推送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税惠红利。

图为税务干部为企业送去新春祝福及政策礼包。 吴贵有 摄

  图为税务干部为企业送去新春祝福及政策礼包。吴贵有 摄

  “突出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是青海缘汇木雕工艺有限公司的发展方向。过去一年,因原材料供应不足,难以找到合适的材料供应商。在了解到企业购销渠道存在问题后,西宁市税务部门当即发挥全国供应链查询模块的作用,为企业从全国范围内精准匹配有购买和销售需求的企业,积极搭建联络平台,使得供需匹配企业之间实现“一对一”对接联系,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促成双方自行自愿按市场化原则实现有效购销。

  日前,税务干部带着税惠政策大礼包再次走进青海缘汇木雕工艺有限公司为企业送去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举措,征求企业新一年的意见建议。

  “除了帮忙匹配供销商,2022年我们还享受到了9.12万元的退税,这都为我们今年加速复工复产提振了信心。我们将发展好木雕工艺,传承好民族文化,精心雕琢打造出一批展示青海民俗的优秀作品。”青海缘汇木雕工艺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福成说。

  守匠心,护传承。税惠以微小之力守护着在民族技艺的发展。据了解,西宁市辖区内现有民俗企业5家,民族工艺企业142家,涉及堆绣、唐卡、泥塑、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等。西宁市税务局将持续聚焦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非遗文化产业帮扶力度,把国家减税降费的好政策及时送到民族工艺制造企业手上,帮助企业减负担、快发展,为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保护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高考考生 这8个误区不要踩

  • 龙门石窟:千年石刻艺术引游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6月4日清晨,万众期待中,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绽放,守护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圆梦乘组”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平安“回家”。
2023-06-05 04:05
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实践日渐复杂,也使主体活动后果的深远性愈益凸现。
2023-06-05 05: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23-06-05 04:15
提起元宇宙,大家最直观的感知,或许还是一个只能在视觉上模拟真实世界的VR眼镜。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古老的东方手工技艺“折纸”,率先实现了从虚拟到真实的关键突破。
2023-06-05 04:05
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
2023-06-05 04:0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06-05 04:05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