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玉树:讲好“疫”线故事 传递抗“疫”最强音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海玉树:讲好“疫”线故事 传递抗“疫”最强音

来源:玉树市融媒体中心2022-11-07 17:37

  致敬每一位

  讲好玉树抗疫故事

  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你”

  引言:

  与时间赛跑,同疫情较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市宣传战线上的每一位工作者们用心将笔墨融化在工作中,聚焦“管理与服务”两个主题,将镜头伸向第一线,全方位反映全市防疫现状、疫情动态、防控知识、部门行动、基层典型、一线感人事迹,将疫情防控下这座城市的温度、真情的行动讲述给全市的市民群众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同志们。

  用笔墨、镜头、键盘这些特殊的“武器”,将一条条权威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到千家万户,将一个个活跃在抗疫一线的人物故事精彩呈现,形成了强大的主流舆论场,营造了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的晴朗网络空间,温暖了江源大地,凝聚起上下一心抗疫情的磅礴力量,为打赢全市疫情防控城市保卫战营造了清朗向上、权威真实,鼓舞士气、团结拼搏、温暖人心的舆论环境。

  自全市疫情防控城市保卫战打响以来,市委宣传部认真贯彻市委、市人民政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疫情防控宣传的各项决策部署与要求,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精心“排兵布阵”、动员“全员参战”,实施“立体发声”,迅速营造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城市保卫战的浓厚氛围,奏响战“疫”最强音。

  统筹调度,吹响战“疫”宣传集结号

  疫情防控初期,市委宣传部坚持防控宣传要先入先行的原则,认真筹划部署,稳步统筹开展好社会宣传、新闻宣传、新媒体发布与舆情管控、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宣扬、志愿服务等6项工作。积极组织宣传战线上的每一名干部抓好社会宣传,坚持线上线下同进、土法洋招共用、传统新生并联、文图声视融合,进行抗疫动员、科普宣教、行为引导,让防疫信息入心入脑。通过一面协调媒体,一面策划宣传,主导建立新闻导向日公布、新闻线索日调度、新闻媒体日协调、新闻数据日汇总、新闻报道日推送机制,确保新闻宣传量质齐优。同时,针对疫情防控特点,积极开发利用新媒体短视频、h5、动漫宣传等新型宣传手段,切实搭建功能完备、内容充实的新媒体宣传矩阵。

  精心策划,把牢战“疫”信息主阵地

  策划决定新闻宣传的高度、角度和温度。市委宣传部紧跟省委部署和州市步伐,紧密围绕全市动态、基层工作等组织新闻宣传组研究新闻线索、确定新闻角度、策划新闻报道、审定新闻稿件。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严之又严、细之又细、严管厚爱”的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具体要求,以“小城大爱·人民至上”为主题,策划【以“艺”战疫】、【小城大爱·人民至上——精准化管理】、【小城大爱·人民至上——精细化服务】、【防控有温度·服务不停步】【防控有温度·服务在行动】等系列专题报道。《市委、市人民政府致玉树市各族群众的一封信》《市委、市人民政府致全市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一封信》等信息,先后被新华社、中新社、中国网、光明网、精神文明网、青海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及时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正面宣传引导,传递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胜不休、共战疫情的社会正能量和坚定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截至目前,玉树市融媒体中心、玉树微视微信公众平台共发布各类疫情防控信息、新闻、通告、防疫指南等共计(98)篇,累计阅读量达(1002242),朋友圈分享次数(530000 ),点赞量(113416)。抖音发布各类疫情防控短视频(50)条,累计观看量达(235)万、点赞量达(1.8W);视频号发布各类疫情防控短视频(50)条,累计观看量达(316)万、点赞量达(2.5W)。

  灵活处置,奏响战“疫”舆论最强音

  及时召开玉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民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并发挥网上联合推动机制作用,指导各部门单位网评员、网络大v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持续宣传,持续加大权威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力度,形成正面舆论强势,传达防控要求,讲好抗疫故事,积极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网上舆论氛围,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精神动力。此轮疫情发生以来,共累计转发76条官方媒体新闻,发表网络正面评论1000余条。此外,针对防疫工作需求,策划起草《玉树市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倡议书》,从商品价格波动、小区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易引发群众恐慌、微信群中散布不实言论、民生事件联系炒作等方面进行预警提示,并安排全市网评员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及时汇总媒体平台的网民留言情况,坚持个例研判、倾向预判,确保一事即时处理、横向共同治理、苗头重点清理。截至目前,共成功处置防范各类舆情39条,及时有效遏制涉及疫情防控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扩散。

  凝聚力量,画好战“疫”故事同心圆

  面对一场绝不能懈怠的疫情防控城市保卫战,像李生德、索多、昂旺文章、索南扎巴、克雷朋措旺加等从事文艺工作、自媒体工作的优秀代表们积极响应、迅速集结、为爱发声,用一曲曲温暖感人的歌曲、一幅幅大爱无疆的丹青、一首首振奋人心的诗词为玉树抗“疫”正能量发声,以百花齐放的文艺风采讲述玉树抗疫故事、彰显玉树城市精神、凝聚玉树城市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作为一群特殊的战士,为大爱发声、为冲锋定格、为英雄塑像、为人民颂歌、为玉树市祝福,通过许多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疫情防控中州市党委政府人民至上的亲民务实形象与党员干部、志愿者们的冲锋在前的无畏形象,彰显了玉树儿女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家国情怀,凝聚起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从笔尖到镜头、从转载到跟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立足讲好玉树故事的主人翁精神,人人化身信息员、宣传员,深度聚焦防疫一线,传递最新讯息、引导舆论导向、定格“逆行”瞬间,传递战“疫”必胜的坚定信念,为打赢全市疫情防控城市保卫战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