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河南:取暖有保障 生活大变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海河南:取暖有保障 生活大变样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03 10:58

  10月底,平均海拔3700米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已是天寒地冻。

  10月30日一大早,国网河南县供电公司员工蔡宗唐、赵靖立来到旦增东智家中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回访他们用上电采暖后的变化。

  室外寒风料峭,屋内暖意融融,旦增东智家中弥漫着酥油茶的香气。“家里‘煤改电’之后,比以前安全不说,还干净了许多。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控制室内温度,真是方便。”旦增东智介绍说。

  河南县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海拔高,气温低,每年采暖期长达9个月。就在几年前,旦增东智家客厅还架着一台炉子,炉面常常放上一盆冷水加热,冬天洗碗不冻手就全靠这盆热水。因为担心发生煤烟中毒,除了客厅,其他房间均没有架炉子,客厅的炉子到睡前半小时也要完全熄火。到了晚上,一家人只能盖着厚重的棉被、毯子入眠。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生活大变样。”旦增东智说,“因为河南县常年大风,以前用烟炉时烟气经常会倒灌进屋子,弄得满屋乌烟瘴气,如今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今年6月,旦增东智决定将家里进行装修,淘汰了家里用了6年多的煤炉子,采用电锅炉取暖。

  锃光瓦亮的瓷砖下面,地暖管铺满了旦增东智家的三室一厅,让110平方米的屋子在零下5摄氏度的河南县暖得像春天。粉刷过后雪白的大墙也丝毫找不到曾经被烟火熏得发黄发黑的痕迹。越说越高兴,旦增东智主动领着蔡宗唐看了厕所里崭新的热水器。煤炉子“下岗”后,靠着这台热水器,热水可以随用随出,很是方便。

  (国网青海河南县供电公司员工在旦增东智家中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周健佑摄)

  如今,得益于三江源清洁取暖项目的推广实施,越来越多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红利。绿色、智能、舒适、安全的采暖方式,不仅蓝了天空、暖了民心,也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乡村电气化水平的提升。

  “百姓日子越来越好了,对生活品质追求高了,我们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看到旦增东智一家幸福的笑容,蔡宗唐对今后工作信心更足了。

  “接下来,我们会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为民服务的工作中,加倍努力做好采暖季保供电服务,让群众更满意!”赵靖立坚定地说。

  (国网青海河南县供电公司员工开展供暖季线路巡视测温工作。康敏辉摄)

  目前正值供暖期,国网河南县供电公司定期组织员工排查消除10千伏优八、优九、优十路等电采暖重点供电线路的设备缺陷,为全县4000余户集中电采暖客户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同时,该公司还上门走访供暖公司、电锅炉及电热炕使用客户,了解用电需求,并根据客户需求组织员工义务开展电采暖设备安全检查,帮助客户及时消除安全用电隐患。期间,还采取多种形式向客户宣传安全用电常识,引导客户安全用电。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 见习记者李春剑 通讯员周健佑 王星宇)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高考考生 这8个误区不要踩

  • 龙门石窟:千年石刻艺术引游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6月4日清晨,万众期待中,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绽放,守护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圆梦乘组”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平安“回家”。
2023-06-05 04:05
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实践日渐复杂,也使主体活动后果的深远性愈益凸现。
2023-06-05 05: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23-06-05 04:15
提起元宇宙,大家最直观的感知,或许还是一个只能在视觉上模拟真实世界的VR眼镜。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古老的东方手工技艺“折纸”,率先实现了从虚拟到真实的关键突破。
2023-06-05 04:05
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
2023-06-05 04:0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06-05 04:05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