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囊谦县欢送首批援“囊”英雄回家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囊谦县欢送首批援“囊”英雄回家

来源:三江源报社2022-09-09 23:28

  风起,你们逆风而来!风停,你们平安而归! 9月9日上午,北京和部分省级援“囊”医疗队圆满完成支援囊谦抗疫任务,踏上归程。囊谦县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囊谦县各界干部群众以最高礼遇送首批援“囊”英雄回家。9月9日上午,囊谦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简朴又温馨的仪式,欢送首批援助囊谦抗疫医疗队伍回家。省卫健委副主任、省疫情防控指挥前方工作组组长李秀忠、端智,州委副书记、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何勃,副州长王心阔,囊谦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

囊谦县欢送首批援“囊”英雄回家

  8月22日以来,来自北京和省内以及州内各大医院的医务人员不畏高原恶劣气候,支援囊谦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在危难时刻,逆行而来,“白甲”相护,尽显英雄本色,体现了新时代医者担当,为囊谦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何勃代表州委州政府以及全州人民向支援囊谦疫情防控工作的医疗队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在囊谦疫情防控工作最紧张、最关键、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北京和省内兄弟市州的医疗队伍逆行出征,不分昼夜、不畏艰辛、不惧危险,义无反顾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了“白衣执甲身不惧、医者仁心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用人民至上的坚定信念托起生命之舟,圆满完成支援任务,为囊谦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你们即将凯旋,囊谦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辛苦付出,待疫情散去,我们热切期盼大家在玉树草原最美的季节回来做客,共话战友深情。

囊谦县欢送首批援“囊”英雄回家

  出席仪式的领导向援“囊”医护人员佩戴胸花,赠送了锦旗。一名小朋友走进人群,向医疗队献上了自己的手工画和哈达,画上写着“致敬所有逆行者”。收到这份特别礼物,援助医护人员非常感动,纷纷表示,“离别时刻,感动非常,希望囊谦平安、百姓健康!”

  欢送仪式结束后,援助医护人员乘坐大巴车返程。沿途群众自发夹道欢送,挥舞着手中的哈达,大声呼喊着“噶真切!”“辛苦了!”“囊谦谢谢你们!”感谢他们与囊谦人民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合力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囊谦将永远铭记这份深情厚谊,玉树将永远铭记这份深情厚谊。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首尔开幕

  • 杭温铁路首列长轨安全进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