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抹“巾帼红” 见证“她力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一抹“巾帼红” 见证“她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9-05 13:01

  她们是女儿、是母亲、是党员、是“战士”……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她们再次奔赴一线,用坚守诠释巾帼担当,用奉献铸就大爱情怀,在抗疫一线绽放最美“巾帼红”,奉献防疫“她力量”。

  这种力量,来自对居民的真挚情怀

  虽然疫情以来,秦文花已经不记得组织了多少次全员和重点人员核酸检测,但每一次她都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大意。9月1日晚上12点,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虎台社区仍是一片灯火通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秦文花正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分拣物资、粘贴管码、安排人员……

  凌晨5点,只睡了五个小时的秦文花就起来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虎台社区有26个居民小区,3335户10862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约18%。“综合考虑时间、安全性等因素,我们采取分楼栋、分批次、分时段流动采样方式,进一步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减少人员交叉感染风险。”秦文花说。

  清晨6点40分,社区开启“扫楼模式”,小区居民逐一下楼,在党员志愿者的引导下,自觉保持2米间隔有序排队,现场井然有序。看着3个核酸点位开始正常运行,她又马上投入到了巡查楼院、审核报表、老人配药、志愿者招募等一系列工作当中……

  从4月份疫情发生以来,秦文花的手机里新增了两三百个微信好友,几乎都是居民,而且大部分都不曾相识。居民有事发微信给她,无论多晚,只要看到,她必回复。据统计,秦文花每天最少要回复上百条信息。

  忙碌的一天过得很快。夜深了,伴随着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不停弹出的对话框,秦文花在忙碌中又将迎来新的一天。

  这种力量,来自对初心的执着坚守

  “你好,麻烦结一下账。”“怎么又是你,天天买东西?”9月2日下午,当何青珍拎着大包小包再次出现在西川南路宁食超市收银台时,收银员甚是惊讶。从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何青珍每天都要为居家隔离居民和无法下楼的老年人“跑腿”多次,代购各种生活物资和药品。

  今年45岁的何青珍是虎台街道新西社区的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疫情袭来,何青珍的每一天都恨不得掰成两天用。她全天候忙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白天走楼串院检查、核酸点位维护,晚上认真学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省市区通告,以便随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解答居民群众的疑问。

  面对家人住院没人陪护,年幼孩子没人看管的情况,内心不止一次打过退堂鼓。但是看到因人员紧缺,忙于应对各种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区同事憔悴的脸庞和布满血丝的眼睛,听到居家暖心的一句“谢谢”时,那份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让她继续挺了过来。“社区需要我们,居民需要我们,我退无可退。”

  最艰难的时候,温暖居民的,是很多微小而真实的力量。每天两万以上的微信步数,饱含她的认真、执着和负责。“有一次,我给一位80岁的独居老人送菜和药,老人拉着我的手硬是让我坐下喝杯水,我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何青珍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透着光亮。

  这种力量,来自家人的理解支持

  “亲爱的妈妈,您好!现在正在下雨,你要多穿点,不要冻着了。防疫工作很辛苦,也不安全,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9月3日一早,正在虎台遗址公园做空气消杀的虎台街道基层党建办公室党务工作者李崇英,收到了10岁女儿申欣怡发来的一条叮嘱短信。

  作为一名街道下沉社区的工作人员,李崇英已经一周多没有回家了,丈夫在州县工作,女儿被她送到了姐姐家。“以前丈夫总是不理解我的工作,嫌社区工作太忙,老是劝我辞职。经过这几轮疫情,现在,他不仅理解了我的工作,还为我感到骄傲。”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很多人的无私奉献。李崇英最想念的还是女儿,几天前,她给小欣怡发了条短信:“妈妈要和叔叔阿姨去战斗,虽然妈妈也会害怕,也会彷徨,但看到视频对面的你,妈妈瞬间充满能量。”李崇英说,信息是写给女儿的,也是写给自己的。“我想让她知道,妈妈是一名党员,是一个遇事不害怕不退缩、有责任有担当的妈妈。”打小就自信独立的女儿,这几天学会下面条了,也能认真听网课写作业。

  “这场防疫战很多党员干部、志愿者始终坚守在一线,就是希望属于我们的‘胜利’早点到来,我相信,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坚定果敢,说话带笑,43岁的李崇英已从事街道社区工作8年,在一波一波疫情袭来中愈发坚毅,她一身“大白”,手拿小喷壶,声音响亮地说。

  自古何须轻女儿,需知巾帼胜须眉。这样的“她们”在西区的镇街、农村、社区还有很多,这些勇往直前的巾帼英雄,用她们特有的坚韧和细腻、温暖和情怀,继续扛起疫情防控的担当和责任,撑起了西区抗击疫情的半边天……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王雯静 通讯员徐志涛)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 建设未来乡村

  • 乒乓球——世乒赛:孙颖莎女单夺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2023-05-24 09:17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2023-05-23 10:52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2023-05-23 09:33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5-23 09:29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3-05-23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