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28日下午,在宁夏银川举办的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上,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正式面向阿拉伯国家推出500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标志着中阿峰会“绿色创新共同行动”系统性解决方案再次落地。
此次发布的500项成果,历经三轮专家遴选、多轮需求对接,从国内60余家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报送的1300项技术中精选而出,全部为“系统解决方案级”成果,具有可快速落地、可规模转化、可跨区域推广的鲜明特征。项目覆盖绿色农业、生态环保、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与现代化工、人工智能与数字信息、清洁能源六大领域,对应阿拉伯国家在粮食安全、荒漠化防治、工业升级、建筑节能、数字经济及能源转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比如,在绿色农业领域,AI智控新能源多功能温室集光伏发电、降温防暑、防御风沙等功能于一体,可在室外-25℃至43℃环境中实现恒温种植,年发电量达195千瓦时/平方米,较传统温室节水15%以上;盐碱地藜麦种植技术通过排盐改土,在改良荒漠盐碱地土壤的同时实现藜麦丰收,推动盐碱地高效利用。在生态环保领域,植物微生态修复技术利用农林固废制成微生态钵,将造林成活率从30%提升至85%;自动化草方格铺设与生物固沙技术可实现荒漠化地带高效机械施工,治沙效率提升30%、节水超10%、降本20%。
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明确本次发布的500项成果将纳入“中阿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数据库精准匹配、线下示范园区集中孵化、第三方评估机构全程跟踪的方式,确保每一项技术“带着需求走、循着市场落”,争取在阿拉伯国家落地转化。
据悉,本次交流会期间还将组织多轮专场对接和实地考察,为500项成果与阿拉伯国家用户端、资本端搭建“一站式”通道,持续放大中阿博览会技术转移平台功能。
2013年以来,宁夏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阿科技伙伴计划框架下,积极推动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广泛和深入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与科技部、阿盟秘书处共建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成8个双边技术转移中心、2个海外合作基地和一个联合工作组,成功举办5届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累计发布800项技术成果、签署96项合作协议,与阿拉伯国家在现代农业、生态环保、防沙治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重要合作成果,共建了一批合作平台,比如,中阿(约旦)马铃薯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中沙光伏智慧农业节水科技园等合作成果,中摩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中埃旱区农业节水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平台,形成了链接数千家中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光明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通讯员 艾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