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雨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西安镇西安村,1.6万亩茴香长势正盛。海原县雨泽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张海波,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定点来田里巡查。“我们合作社约有6.1万亩农田,大部分是富士苹果、小甜瓜、枸杞、小茴香等特色经济作物,多亏了那里送来的黄河水,小茴香产量预计能提升100斤。”张海波指着远处的石峡口泵站说。
石峡口泵站是宁夏固海扬水管理处固海系统的下游泵站。黄河水通过在固海泉眼山首级泵站引水后,跨越300公里来到海原县西安镇。而该泵站承担向西安镇10万亩农田供水的重任。
在西安镇园河村村郊,新建的西安镇园河枸杞基地高效节灌工程蓄水池清澈见底。宁夏水务海原供水公司运维人员李斌正在池边检修各个分水口的阀门,以便精准掌控水量。该蓄水池设计容积10万立方米,经过一旁泵站过滤、加压后,黄河水将被输送到周边7000亩农田。
黄河水如此便利,要归功于去年10月建成通水的宁夏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该工程将石峡口泵站输送的黄河水再通过四级扬水泵站,每年引来千万方黄河水,流经海原4乡镇23村,为海原县再造了一片扬黄灌区。
“没有黄河水,你就种不成,尤其像今年这个旱年。”张海波感慨地说。宁夏固海扬水管理处与灌区各县(区)建立“日沟通、周会商”机制,及时掌握基层用水实情,确保供水与农时精准匹配。制定专项供水方案,采取干渠各断面交水“先交后用、交够再用”的调度方式,调节流量为69个蓄水池源源不断地注入“动能量”,有效解决了中宁、同心、海原县时令用水需求。
石峡口上游的马塘泵站,站长周宏来正在千亩金贝贝南瓜种植基地,与中宁县喊叫水乡灌溉服务合作社理事长贺学国察看土壤墒情与蓄水池蓄水情况。贺学国所在的农业合作社种植总面积达到了5.36万亩,为保证产量,他隔三差五就往马塘泵站跑 “关键时节,尤其在咱们干旱地区,水比黄金还贵!这段时间,无论如何,黄河水要给我保证上呢!”
“放心,老贺,这泵站去年刚进行更新改造,我们也采用‘两大一小’供水方式,就是为了保证灌区南瓜、辣椒、红薯、玉米等时令用水。”周宏说。
近年来,固海扬水先后实施了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改造升级后,泵站实现办公信息化与智能水利数字化融合。同时,管理处采用“控近送远、先远后近”模式,确保干渠梢段、偏远区域用水安全,有效破解“渠首水满、渠尾喊渴”的难题。目前,固海扬水工程三大系统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行,将每日引水流量提升至43.3立方米每秒,日供水量达374万立方米。“我们就是要通过现代化改造,保证灌区蓄水保水、水源调度、输水渠道畅通,提升灌溉保障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为粮食稳产增收稳定基础。”固海扬水管理处灌溉调度科工作人员徐仲魁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通讯员 陈连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