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叮——”清晨6点58分,宁夏银川市贺兰县中医医院住院部楼下,李女士的手机弹出一条短信:“您好,您反映的‘就医停车难’问题已办结,医院新增车位50个,感谢您的参与!”看着短信,她想起一周前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留言的场景,不禁感慨:“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贺兰县各部门(单位)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线上线下齐发力,全方位畅通群众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广泛征求电动车充电、就业养老、消防安全隐患等方面意见建议,在服务群众、破解难题中检验学习成效,努力实现作风转变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24小时不打烊的民意“直通车”
“建议在德胜花园周边增设电动车集中充电棚”“希望加固一下育才小区的危墙”……负责政府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的工作人员岳锦秀正在梳理《民生诉求台账》,详细记录着每条留言的“旅程”。
4月22日9:03,市民赵女士留言:贺兰县维也纳3好酒店左侧非机动车道污水井盖塌陷,太危险了!
4月22日10:10,留言转至县综合执法局研判处理;
4月23日11:00,县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并安排市政管网维修人员对破损井盖维修更换,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
4月24日14:00,整改照片和反馈意见同步推送给赵女士。
“我们坚持把‘收集-研判-交办-反馈’闭环机制作为转作风、办实事的关键抓手,确保对老百姓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真正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县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马雯说。
从板凳会到招聘会的“民生触角”
“办个证要跑好几趟,现在能不能一次搞定?”在贺兰县审批服务与管理局的“围桌畅谈”活动现场,个体经营户张先生直抒胸臆。企业代表、办事群众与县审批局窗口工作人员围坐一桌,就如何优化服务、提升效率展开热烈讨论。“建议开通‘疑难杂症’专窗”“希望能延长线上服务时间”“办事指南可以再通俗些”……短短两小时,工作人员就收集到降低投诉率、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3条。
同时,县就创中心的“流动办公桌”摆进了全县9个移民村,团结社区、天鹅湖社区及金河社区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举办“小而美”招聘会,共同搭建起了“家门口”的就业平台。“这个电工的活儿就在咱们镇上,村民照顾母亲的同时还能赚点钱补贴家用,实在是太好了!”洪广镇广荣村的书记蒙智明高兴地说。
百余条意见建议照进现实
目前,贺兰县线上依托政府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24小时接收群众留言,线下通过常态化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走进生活作贡献”等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搭建“院落板凳会+流动办公桌+云端议事厅”三维民意征集平台,以及“长廊微宣讲”“村民议事会”“围桌畅谈”等征求群众意见建议400余条。其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就医停车难”问题、教育优化布局及村干部住房公积金缴纳等民生难题已得到高效化解。
下一步,贺兰县将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作风建设的标尺,推动“开门纳谏”机制常态化、长效化,让更多“金点子”结出“金果子”。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通讯员 翟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