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大河浩荡,滋养万物。黄河从青藏高原蜿蜒而下,进入宁夏,流经银川、石嘴山、吴忠和中卫,润泽塞上。充沛的水源和温润的气候,孕育出分布广泛、密度大且数量众多的湿地,纵横交错的湖泊、河流、沼泽、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全球候鸟迁徙版图中天然通道。
百鸟争鸣,万物竞秀。数百万亩的宁夏黄河湿地,宛如鸟儿的乐园。每年,数十万候鸟如约而至,在此繁殖、停歇、越冬。大鸨、白尾海雕、黑鹳、中华秋沙鸭、灰鹤、白琵鹭、小天鹅、大天鹅、白尾鹞、游隼等珍稀鸟类或集翔于空,或翩舞于水,勾勒出自然界最动人的生命图景,演绎着鸟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黄河岸边自在啼
每年秋冬季,候鸟沿着古老的“航线”,循黄河而来,位于黄河上游的银川湿地,便成了它们长途跋涉中的温馨驿站,在候鸟全球化迁徙旅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银川是中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至关重要的迁徙途经地和栖息繁殖地。”1月7日,银川市湿地保护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吕金虎介绍,银川现有野生鸟类2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20种,较2017年新增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每年夏秋时节,漫步在燕鸽湖、北塔湖等湖畔,红嘴鸥在空中盘旋翱翔,洁白的羽翼划过清冷的天空,时而如离弦之箭,一头扎进水里,瞬间叼起小鱼;时而优雅地游至岸边,灵动的眼睛望向人群,毫不畏惧地与人“互动”,引得众人一阵欢呼。
“过去,乱垦滥牧让这里的湿地植被退化、沙漠化严重。近年来,通过封育禁牧、退田还滩,种植红柳、沙柳,成功挡住了沙漠的侵袭,生态环境逐年好转。”走进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站站长麦东感慨万千。
自2017年开展湿地修复工作以来,人类活动干扰减少了,黄河外滩国家湿地公园水系更加通畅,生境岛、鸟类栖息地不断完善,为候鸟打造理想家园。“公园现有4个湿地类型、4个湿地型,生态功能完备。”黄河外滩湿地公园负责人周莲介绍,每年来这儿繁育、迁徙的鸟类逐年攀升。
多年来,持之以恒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行动,让银川湿地重新焕发光彩,成为鸟类的欢乐家园。每年秋冬交替时节,可看到数以万计的冬候鸟前来栖息、翩翩起舞,悠然鸣叫。“看着这些候鸟在银川过得舒舒服服,心里别提多高兴,这说明生态环境是真的好。”摄影爱好者王虎强说。
随着黄河岸边野生鸟类数量增多,珍稀动物种群愈发壮大,湖泊湿地早已不是简单的休闲场所,而成了候鸟们眷恋的港湾。截至2024年10月,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监测到水鸟17目31科67种,黑鹳、白尾海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频繁现身。
“我们加大巡护力度,组织员工对鸟类栖息重点区域进行投食,确保它们安全过冬。”麦东介绍,还利用高清监控摄像头和无人机全方位“站岗”巡护,对未迁徙的鸟类和留鸟精心照料,让鸟儿享受“暖暖”的冬天,不被惊扰。
银川湿地,这片承载着生命与希望的土地,在寒冷的冬日里散发着炽热的温度,护鸟、喂鸟、拍鸟等“人鸟共舞”的画面随处可见。护鸟志愿者穿梭在芦苇荡,修补鸟窝、投放食物;摄影爱好者隐藏在草木中,只为捕捉候鸟灵动瞬间;市民们漫步湖畔,与候鸟亲密互动,用快门声定格美好瞬间。
飞鹤百啭随意移
石嘴山市地处我国三大候鸟迁徙线的东亚—澳大利亚和中亚两条迁徙线上,是重要的候鸟集群停歇地和迁徙中转站。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灰鹤就会历经千辛万苦,从西伯利亚迁飞到惠农区黄河湿地越冬、栖息。
对于摄影师陈小组来说,这段时间是他拍摄灰鹤的关键时期。每天清晨,他早早起床,准备好摄影装备,驱车沿着黄河一路向北,奔向灰鹤常去的觅食点。发现灰鹤的行踪后,他俯身走进湿地,慢步前进,到合适的距离,半跪或趴在地上,用超长焦镜头捕捉灰鹤的姿态与神情。
“灰鹤全身都是灰色的,头顶有一块‘丹顶’,有着比一般鸟儿更高大的体型,体态优雅高贵,第一次看到它们,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每次见到灰鹤,陈小组还是如第一次见到时那样兴奋激动。
67岁的陈小组拍摄野生灰鹤已有8个年头,由于对灰鹤拍摄执着,成了人们口中的“追鹤人”,有时为了一个镜头,他甘愿在寒风里等上一整天。有一次,他在冷风中蹲守了一周,却连灰鹤的影子都没见到。
“灰鹤对人类的活动十分警觉,一有动静,它们就会立刻飞走。”陈小组坦言,拍摄都是“碰运气”,并非天天如意。后来,陈小组逐渐摸清了灰鹤的作息规律,拍到的照片也越来越多。相册里也集齐了灰鹤俯拍、仰拍、追拍、特写等不同角度的动态镜头,电脑里储存的全是灰鹤的照片和视频。
8年来,他拍摄灰鹤图片及视频35万张(条),见证了灰鹤数量从几十只到数千只的变化,掌握了灰鹤在石嘴山黄河流域越冬栖息的第一手资料,为宁夏有关部门研究灰鹤留下了珍贵的科学依据。
位于平罗县的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也成为候鸟的“最佳补给点”。湿地内有天然红柳林5万亩、野生动物资源59科236种、植物资源62科268种,是我国西部东亚和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栖息地之一。
每年9月底至次年4月上旬,有近3000只灰鹤迁徙而来过冬,同时灰雁、豆雁及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鸨和白尾海雕冬季伴留越冬。夏秋季,赤麻鸭、斑嘴鸭和黑翅长脚鹬数量也达5000余只。
“黄河湿地周边鸟类资源十分丰富,生态景观独特,是国内外最为重要的候鸟迁徙地和观鸟胜地。”当地摄影家岳昌鸿说。
黄河石嘴山段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地貌特征,成就了丰富的野生鸟类资源。每年春秋,数万只候鸟过境石嘴山,停留觅食歇息或是越冬栖息。冬季,灰鹤、豆雁、天鹅等鸟类,在这片广阔的湿地中,找到了它们理想的家园。
为更好地保护这些野生候鸟,当地政府建设野生鸟类智慧监测平台,通过实时监测、拍照识禽等方式,进行“鸟类普查”。
“目前全市已建设野生鸟类智慧监测平台3个,通过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到野生鸟类的活动情况,动态捕捉到鸟类影像,并且通过后台的鸟类识别软件,识别被监测鸟类的种类和数量。”石嘴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李浩介绍。
石嘴山市以“一河一山两湖”为重点,全面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系统、重点生态廊道、重点河湖滩地保护修复,以银河湾、天河湾为主的黄河湿地以及星海湖、简泉湖等野生动物栖息地面积及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迁徙留居石嘴山的候鸟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如今,丰富的候鸟资源、珍稀濒危候鸟物种,呈现出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为这里增添了灵动的生态新元素,“灰鹤之乡”成为靓丽的生态名片。
百灵翩舞满湖岛
冬季的吴忠,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黄河两岸的湖泊湿地,迎来从远方飞来的“老朋友”。天鹅、窦燕、灰鹤、白鹭等候鸟如约而至,天鹅在开阔的湖面上嬉戏、觅食,为保护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
“天鹅对生存环境要求比较高,只有良好的水质、丰富的食物,以及安全的环境,才能吸引它们驻足。这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到此越冬的天鹅数量逐年递增。”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田宁说。
连日来,千余只灰鹤现身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歇脚。为确保候鸟的安全和顺利迁徙,哈巴湖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加强湿地鸟类监测、候鸟栖息地监测巡护,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为候鸟提供安全稳定的野外生存环境。
吴忠市是全国3条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在春季3月至5月和秋季9月至11月的迁徙期,途经吴忠的候鸟在湖泊、河流等湿地栖息停留,补充体力。该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推动湿地保护修复,打造山清水秀的绿色生态空间,为候鸟迁徙营造一个安全的栖息环境。
每年秋冬季,红嘴鸥、白琵鹭等候鸟种类和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也成为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常客。全年累计监测记录到鸟类15目26科69种8万多只。
候鸟如期回归是对生命延续的承诺,努力留下候鸟则是人类对这一承诺的回应。吴忠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因地制宜,多管齐下,不断加强湿地鸟类监测及候鸟栖息地监测巡护,并采取修建防护栅栏、保水保湿等措施,保护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为候鸟提供充足的食源,让候鸟在这里安全迁徙越冬。
马金梅是吴忠市湿地保护中心的一名鸟类监测员,每天她和同事都要扛着至少5公斤的设备在湿地里巡查,观察候鸟动向,了解鸟类的生存和活动状态,为护鸟工作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吴忠市的湿地保护工作不仅为候鸟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这里栖息,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
无边山河任鸟飞
在中卫市黄河岸边的浅滩上,张晓明如往常一样,手持相机,迈着轻盈的步伐,穿梭于枯黄的草丛之中,寻找栖息的候鸟。随着快门声悄然响起,一个个灵动的瞬间被定格,成为鸟儿们珍贵的“影像档案”。
“这里是中卫市香山湖的一角,名为生境岛,与黄河相邻,远离城区,环境静谧,周围是隐蔽的小林和水边浅滩,是候鸟钟爱的栖息之所。”对这片土地与水域环境,张晓明了然于胸,每一次来,都会有新的发现与收获。
2022年,中卫市开展候鸟保护工作,张晓明如愿成为一位候鸟“守护者”。“我的工作从寻找候鸟的足迹开始,自此迷恋上这个工作。”拍摄监测候鸟已成为张晓明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次相遇如同与久别重逢的故友相聚,满是温情与欣慰。
“即便冬季候鸟种类有所减少,但大天鹅等珍贵鸟类依然眷恋这片土地,选择在此栖息越冬。”每天,张晓明背着相机,穿梭于香山湖或者黄河边,每拍到一种候鸟,便匆匆赶回,与鸟类图鉴仔细比对。在不断地积累与学习中,他对鸟类的认知日益丰富,已能轻松识别候鸟种类。
“湖泊水质改善及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驻足。”张晓明说,每年从春季到冬季,成群候鸟如天边云霞,铺天盖地而来,那景象,壮观得令人惊叹。
在香山湖的生境岛上,张晓明有过一段难忘的经历。有一次,他在岛附近巡护,观测到了一只灰雁,在小岛上徘徊,他用镜头记录下来。“然而,再次遇到它,灰雁已成双入对了。”张晓明兴奋地说,就像见证老友的幸福生活,心里满是欢喜。
后来,两只变成了四只,大灰雁带着宝宝在湖中游弋,温馨的场景让张晓明深感生命的奇妙与美好。“现在,对于我来说,守护候鸟不再只是工作,更是一份热爱与使命。”张晓明与鸟相处中,也找到了心灵归处。
中卫市作为黄河中上游首个自流灌溉区域,黄河过境长达182公里,境内河流、湖泊、沼泽等湿地资源丰富,总面积达44.89万亩,保护率达34.7%。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变好,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野生动植物种类从196种跃升至282种,水鸟种类也由最初的30余种扩展至近100种。
为保护这些珍稀鸟儿,中卫市针对重要湿地、湿地公园内候鸟的主要分布区、越冬地、繁殖地、迁飞停歇地及集群活动区等关键区域,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巡护体系。并利用湿地保护恢复补助资金项目,开展鸟类栖息地恢复工作,为候鸟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
如今的中卫,青脚滨鹬、白腰杓鹬、大天鹅、白琵鹭等珍稀保护鸟类成为当地的“常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随处可见,候鸟的欢歌成为这片土地最美的乐章。(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剡文鑫 张敏 蔡莞郁 张璞 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