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好物闯世界① | 盐碱地里育食材,宁夏咖啡香飘海外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宁夏好物闯世界① | 盐碱地里育食材,宁夏咖啡香飘海外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5-01-06 16:53

  开栏的话

  说起枸杞,人们会想到宁夏。然而,宁夏好物不止枸杞。近年来,宁夏好物不仅在国内市场声名鹊起,还在国际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宁夏日报今起开设“宁夏好物闯世界”栏目,生动呈现宁夏好物走向世界的精彩故事。


  在贺兰山脚下,白茫茫的盐碱地如同一张白纸,等待着有缘人的描绘。在当地人眼中,这片土地是农业的难题,更是一块难以攻克的“硬骨头”。

  然而,对于潘伟媚来说,这片荒芜之地却蕴藏着无限潜力。她所在的德希恩实业(宁夏)有限公司,正是利用盐碱地的独特属性,把从盐碱地里“长”出的好物推向了全世界。

  故事始于2015年。当时潘伟媚所在的马来西亚德信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饮品生产加工和出口业务,随着国际消费品竞争的加剧,公司如果单纯依靠进口原料加工食品,将面临生产成本高、产品种类少的双重压力。

  为丰富产品线、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德信公司决定在原料产地投资建厂。他们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寻找到满意的投资地。

  直至来到宁夏石嘴山市,了解到这座城市的资源禀赋,潘伟媚突然看到了希望:“这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吗?”

  公司主推苹果酵素。马来西亚来的苹果依赖进口,价格昂贵,而石嘴山市丰富的苹果资源恰好弥补了这一短板。

  当年,马来西亚德信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了德希恩实业(宁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希恩”),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把石嘴山市打造为该公司拓展海外业务的首个中国基地。

宁夏好物闯世界① | 盐碱地里育食材,宁夏咖啡香飘海外

  生产加工车间一角。

  苹果酵素很快打开了国际市场,作为公司产品质量总监,潘伟媚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更愿意沉下心来,在石嘴山“挖宝掘金”。

  随着对石嘴山市环境的逐步了解,潘伟媚和团队发现当地盐碱地特别适宜种植螺旋藻和猴头菇。

  “螺旋藻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藻类,对温度、光照、pH值、营养物质等生长环境极为挑剔,石嘴山市的气候条件仿佛为螺旋藻量身定做。”潘伟媚从盐碱地里发现了新商机。

  德希恩公司当即流转了1000亩盐碱地,建设种植养殖基地,将生产、出口苹果酵素的成熟经验,运用到螺旋藻、猴头菇种植及加工全过程。“猴头菇属于药食同源的原料,比较养胃。我们有个大胆的设想:将猴头菇添加到咖啡里,既满足了年轻人‘咖啡自由’的需求,又达到了健康养生的目的。”潘伟媚说。

  切准了市场脉搏,剩下的就只有放手一搏。

  公司实时推出的猴头菇咖啡,在海外市场一炮而红。紧接着,公司又着手打造下一个“爆款产品”——螺旋藻方便面。

  “螺旋藻本身植物蛋白含量高,添加到面食中,更增加了蛋白质营养的摄入,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小孩食用。”潘伟媚深知,理念就是产品竞争力。公司不断将养生理念融入食材种植、食品加工全流程,产品很快赢得了市场。

  随着产品种类不断丰富,2022年,德希恩建成菌丝车间;2023年,又投入1.8亿元建成液体饮料车间,形成了从研发、原料生产到深加工、出口的全产业链。

  “除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外,石嘴山市的外贸出口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都是公司产品能够远销海外的重要因素。”潘伟媚对当地营商环境和便捷的出口通道称赞不已。

宁夏好物闯世界① | 盐碱地里育食材,宁夏咖啡香飘海外

  养殖种植基地。

  石嘴山拥有宁夏唯一的陆港经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300余种产品贸易往来。通过公路、铁路,“一站式”将货物运输到沿海沿边各出境口岸。

  天时、地利、人和的商业环境,让潘伟媚和公司有了做大做强的信心,从最初的苹果酵素开始,逐步将产业链延伸至猴头菇咖啡、猴头菇奶茶、螺旋藻片、螺旋藻方便面、苹果发酵果酱等。

  “目前研发出口的产品有20多种,专供海外中高端人群。”潘伟媚的公司通过对消费者饮食习惯调研,企业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使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

  2024年,公司整体出口额达6000万元,相比2023年翻了1倍。

  依托石嘴山的气候、人文、地理环境等资源禀赋,德希恩在宁夏建成集生物研发、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展示体验到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计划可达到年产螺旋藻200吨、食用菌丝330吨的产量。

  如今,猴头菇咖啡、螺旋藻方便面等明星产品,从石嘴山一路跨越,漂洋过海,远销玻利维亚、秘鲁、中亚、中欧、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我们计划拓展国内市场,新建生产线,结合宁夏八宝茶、枸杞、苹果、钙果等原有优质产品,研发养生系列饮品,让更多宁夏好物走向世界。”潘伟媚说。(宁夏日报记者剡文鑫 张敏 文/图 牛宝林 马芳芳/视频)

  作者:剡文鑫 张敏 牛宝林 马芳芳编辑:马骏责任编辑:马丽审核:马文伟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子弟兵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

  • “蛇”相关馆藏文物亮相三峡博物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