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开栏的话】
时间在游走,一纸文字,一张照片,一段唱白……人总是有办法留住时间。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走近宁夏文化名家,谈论艺术、谈论创作,谈论人生,也谈论理想,借由对话,走进人生的寻常巷陌,探索理想的无边旷野,抵达自己的心灵深处。
来吧,和我们一起推开文化和艺术之门,聆听思想的声音。
《庄电一:好记者是如何“炼”成的(上)》
【人物名片】
庄电一,曾任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一直活跃在记者岗位上,总共有32年,先后出版了《悠悠我心》《记者的天空》《风沙过后是“黎明”》等多部作品。
【对话】
我到黎明村“走亲戚”
宁夏日报:最近,您又一次探访了盐池县冯记沟乡的黎明村,随后就在宁夏日报客户端上发表报道《11个人“搞定”上万农田!黎明村农民咋成了“甩手掌柜”?》,在《吴忠日报》发表散文《我与黎明村的缘分》。这个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小村庄,怎么会吸引您一访再访呢?
庄电一:黎明村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从1998年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间,我先后去了十三次,每一次都有文字见诸报端,没有一次是空手而归。对这个地方,对村子里的乡亲,我充满了感情。村里有个老大娘叫崔福香,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还不到六十岁,这次见面已经八十岁了。我跟她说,“到黎明村就像走亲戚一样”,她说“我们就是亲人”。
最开始去黎明村采访,源自我对当时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深深忧虑。过度放牧、滥采乱挖,导致当地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劣。我专门向当地有关负责人了解了这方面的情况,他们给我介绍了因风沙侵袭而四分五裂的黎明村。我当即要去,但有人觉得那个地方太远,人们的家也都搬完了,没必要去,但是我觉得新闻记者只有深入现场,写出来的东西才真实生动。就这样,我第一次走进了黎明村。
庄电一与老人亲切交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宁夏日报:您还记得第一次走进黎明村的情景吗?
庄电一:我记得。那天风沙并不大,但我们的车到村子边上就开不动了。刚过去的一场风沙堆积起一米多高的沙子,把村里的道路掩埋了。于是我背着采访包,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沙滩上,沙子吹打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疼。这让我深有感触:这么小的风沙就能给一个村庄带来如此影响!于是,我写出了《被风沙逼得四分五散的村庄》,刊登在光明日报头版。写完仍意犹未尽,我又补充了一些材料,以《风沙吞噬了黎明村》为题,发表在《宁夏日报》上。
宁夏日报:后来是什么原因让您又再去黎明村,并且把探访黎明村变成了二十多年的坚持?
庄电一:第一次采访后,我本没有再去黎明村的想法。但是这篇新闻发表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就问我,“你写的黎明村现在情况怎么样”“你写的黎明村老庄点只剩两户人家,那这两户人家还在那里吗”。读者的关切,就是记者采访的动力,就是新闻价值。我们作为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去回应读者的关切,反映读者想要了解的新情况。于是时隔两年,我第二次去采访黎明村。而这一次,黎明村只剩下一户人家了。
宁夏日报:26年间十三访问黎明村,您文字里的“亲人们”,如崔福香老人、养羊大户路文涛、曾经担任村民组长的王新福、冯记沟乡时任党委书记赵军,都成了您惦记的对象。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庄电一:我觉得变化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另一方面是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环保意识的提升。过去,他们对环境的认识没有现在深刻,保护家园的意识不强。而现在他们普遍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说“我们绝不能再干过去那些自毁家园的蠢事了”,这是我觉得最可喜的变化。
庄电一镜头里的村落。(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石头缝里抠新闻
宁夏日报:在以往的采访里,您自称“草根记者”,“草根”这个称呼如何得来?
庄电一:我是一个生活在基层的普通人,我了解普通老百姓和他们的喜怒哀乐,于是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一个“草根记者”的位置上。记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记者采访我时,我说草叶是向上的,草根是向下的,记者就要像草根一样扎下去,根扎得越深,草才能长得越壮。
宁夏日报:把根扎下去的过程中,您和“基层”是怎样一种关系?
庄电一:从业这么多年,我始终以当“草根记者”为荣。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我的采访方式、采访风格是有所区别的,但是从个人态度来说,不管是职位多高的领导,还是普通老百姓,只要是我的采访对象,我都一视同仁,都给与同样的尊重。
有一次在黎明村采访,我恰好碰见乡村医生正在村头给村民做体检,聚集了很多人。我就找了个小板凳,坐在人群中间与他们拉家常。聊天的过程中,他们跟我说了很多情况,其中许多内容都变成了宝贵的新闻素材。我们要让采访对象敞开心扉,就要与他们交心,平等对话。在采访中,对他们的认识水平、精神境界、关注点,都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就可以了解到你想要了解的东西。
宁夏日报:走基层,是新闻工作的本质要求。那到底该怎么“走”?谈谈您的经验和方法论。
庄电一:“身”走下去,“心”也走下去。你在群众中间没架子,他们才会向你表达心声,你才能真正了解基层的声音。每一年的“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我都积极参加。有一年我不下农村,也没去社区,而是坐火车走进了“流动的基层”。采访完车长、乘务员后,我的工作任务完成了,但我还想到硬座车厢去找乘客聊一聊。为什么去硬卧车厢而不是卧铺车厢呢?因为,硬卧车厢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往往大多来自基层,他们的愿望我觉得有必要反映。他们跟我说了很多话,最后我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在硬卧车厢听真话》,登在了《光明日报》头版突出位置。
宁夏日报:在您长达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是什么动力驱使您一直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写出许多内容丰富的稿件呢?
庄电一:不虚此行,是我一直坚持的采访理念。只要发现值得写的东西、有价值的新闻,我就要努力把它抓住并尽全力写出来。2006年,中宣部组织建设新农村主题采访,让我带队采访陕甘宁青新西部五省区,要求每个省出一篇稿件,同行的其他媒体记者也如此照办。但在这20多天时间,我却发出了22篇稿件,让同行记者感到十分惊讶。我就写了一篇《“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记我“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两不误的采访经历》发表在新闻业务刊物上,向同行分享了自己采访的收获。
因为宁夏地域偏小、人口偏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新闻界常有同仁感叹:宁夏记者无米下锅。刚参加新闻工作的时候,我也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本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思路,另辟蹊径,变新闻劣势为新闻优势。有一次,光明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闫百琨当着很多记者的面对我说:“庄电一,我看你真不容易啊,你那些稿子,都是石头缝里抠出来的!”。我半开玩笑地回应他说,我不但在石头缝里抠新闻,我还要把石头搬开,看它下面是不是还压着值得向社会展示的、有价值的东西呢。
行走在基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好记者要有胆量和气魄
宁夏日报:做记者的同时,您出版了《悠悠我心》《我心依旧》《记者的天空》等多部著作。同样是文字工作,您觉得新闻和写作之间有哪些差异?
庄电一:新闻追求的是时效性,新闻事件一旦发生,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让它和读者见面,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书是经过思考沉淀,有认识价值、历史价值、资料价值的东西,才能收到书里头。记者出书、特别是出版曾经发表过的新闻作品,就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文字,能不能激起读者阅读兴趣?时过境迁之后人们还会看吗?只有反映真实的历史、包含着丰富信息、经得起时间考验、可以给人思考和启发的东西,才有出版价值。
庄电一将做记者的经验和思考付诸笔端,出版《记者的眼力》等著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宁夏日报:您有资深的从业经验,也和很多记者同行打过交道,据您的观察和体验,什么样的记者算是一个好记者?
庄电一:做记者有一些基本的要求,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第二要有扎实的采访作风,第三有新闻敏感,第四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此之外,记者还要有正义感,不能圆滑世故,不能见风使舵、仰人鼻息。记者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秉持正义、不偏不倚,为人民代言,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有什么可畏惧的?
宁夏日报:您一直没有离开新闻行业,对于现在的行业现状,您有哪些观察和看法?
庄电一:现在的问题,就是缺少“问题”。有的记者脑子里不装问题,没有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有的人只是带着领导布置的任务去采访了,写些出来的文章也是自说自话。这样的文字,读者会关注吗?这就等于是拒读者于千里之外了。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使命。党和政府历来倡导舆论监督,也给舆论监督很多支持,但现在舆论监督稿件越来越少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缺少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缺少敢于批评、敢于抓真问题的记者。当然,这也不仅仅是记者个人的问题,相关部门支持、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记者如何调查、如何写作、如何去反映基层的问题,最终塑造的是我们媒体的形象和权威。
宁夏日报:今年的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记者的前辈,请您谈谈对年轻记者的期许。
庄电一:新闻事业是我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成为一个记者,行使党和人民赋予你的使命和权力,这是非常珍贵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个职业,多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事。
尽管现在传统媒体受到了冲击,甚至有些新闻工作者的收入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我想困难和问题是暂时的,我们要树立信心,不能动摇我们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做好新闻工作是有前途的,也值得我们为之奉献终生。(宁夏日报记者马丽 祁国昌 付杨 文/图/视频)
【记者手记】
苏轼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元气淋漓的气概、丰沛敦厚的胸怀,令人读罢便不能忘记。
在蔷薇书店的一角,秋日疏朗的树影透过阳光房,落在头发花白的庄电一身上时,他正忘情地讲述着三十余年记者生涯的种种过往,那份激情与热爱,丝毫不减当年。我的心头便不由得冒出苏轼的这句话,“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一个好记者何尝不是如此?
庄电一有倾吐不尽的采访故事。十三次探访黎明村,他将当地村民变成了自己的亲人;在正式采访的间隙,他常常“顺手牵羊”抓到一些被人忽视的新闻线索;一次为期20天的记者行,他本着不虚此行的态度写出22篇新闻稿件;在跨入新闻行业的第二年,他就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了尖锐的批评报道……
三十多年记者生涯的一桩桩一件件,场景、细节、文字,他好像仍然历历在目,就连每篇文章的标题,他也分毫不差地记着。在惊叹他年近古稀仍能拥有过人的记忆力之余,我渐渐领悟:因为躬身深入基层一线,对基层有着深刻而真切的理解,因为每一个观点都源自内心的真诚,每一个字句都经过严肃的推敲打磨,所以他的采写记忆如此深刻。这让我心中,升起一股深深的敬意。
退休之后,庄电一减少了外出采写新闻的频次,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写时评、写网评和撰写业务研究文章上。“虽然退休了,但我不能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庄电一调侃自己如今的写作。但是,作为曾阅读过他文章、与他深入交谈过的我却想由衷地说,桑榆非晚,有社会责任感的好记者没有“退休”。(马丽)
(本次采访场地由蔷薇书店提供支持)
作者:马丽 祁国昌 付杨责任编辑:王娜审核:王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