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见证75年 与共和国同行| 韩家堡子:政通人和,五百年古堡焕新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见证75年 与共和国同行| 韩家堡子:政通人和,五百年古堡焕新生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4-09-13 10:27

  群贤毕至

  9月10日,韩家堡子迎来远方贵客:他们从北京赶来,他们是红色文化专家以及革命先烈后代:韩练成将军之子韩兢、伍修权将军之女伍延力……

  韩家堡子,地处同心县马高庄乡的大山中,距离同心县城七八十公里。从韩家后人韩清耀口中,记者知晓了韩家堡子的显赫过往——

见证75年 与共和国同行| 韩家堡子:政通人和,五百年古堡焕新生

  韩家堡子正门。

  堡子始建于1509年,清乾隆年间重建,奠定今日建筑格局:坐北向南,平面呈梯形,南墙109米长、北墙127米长,东西两墙均长66米,墙体均由黄土夯筑,总面积7788平方米。墙高9米,墙体顶部宽2米,并建有女儿墙,可行人。

  “隐形将军”韩练成,与居住在韩家堡子的韩家人同宗同族。1936年红军西征时,在韩家堡子,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设立指挥部。

  在这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古堡中,举办了一场“相约红色同心·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研讨会。来自远方的与会者回顾了同心县底蕴深厚的红色历史,在全国视野中审视同心县长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议体制内外携手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自治区及同心县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受益匪浅,今后要依托韩家堡子大力发展研学、休闲旅游,与周边文旅资源“串点成链”,举办山花节等节会活动,请专业文旅团队运营,进一步打造红色文旅资源成色。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者在韩清耀带领下,再一次徜徉于“修旧如故”的韩家堡子,辗转于各座院落中。走进卧房、膳房、闺房等建筑,察看土坑、柱顶石、水缸等残件,不时啧啧称赞。“这座堡子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一名干部表示,堡子重整后活色生香,很有生活气息。

见证75年 与共和国同行| 韩家堡子:政通人和,五百年古堡焕新生

  宽展的韩家堡子。

  红色文化专家左月然走进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驻地居所后,感叹这是典型的西北风格窑洞,但和山西、陕西又有显著区别,对这里发展红色旅游充满信心:“窑洞不大,但红色底蕴深厚,如果打造得当,也能让这里人气爆棚。”

  同心县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局长张颖青说,同心县古堡众多,与长征有关的红色堡子就有5座,正被因地制宜有序开发,纳入同心县“一心、两纵、三横”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中,未来能让更多远方客人留下来。

   归园田居

  再焕新生的韩家堡子,得到一众远方来客的交口称赞,让韩清耀更认可自己的“归园田居”行动。

  2023年,57岁的韩清耀搬回韩家堡子——他出生于此,一直长到十几岁才离开。

  “城里嘈杂得很,远没韩家堡子这么清净自然。”韩清耀在故土上辛勤耕耘起来,用他的话说“又当回了农民”,但他不光种庄稼,更“种”出了文旅业。他对韩家堡子进行保护性开发:修复堡体,兴建堡内院落,基本恢复古堡鼎盛时期风采。

  早在2010年,韩家堡子就跻身同心县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列为自治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让古堡得到很好的保护。近年来,同心县配套1200万元基础设施资金,助力韩家后人把百年古堡打造成文旅“新贵”,现集吃住游为一体。

见证75年 与共和国同行| 韩家堡子:政通人和,五百年古堡焕新生

  夕阳中的韩家堡子。

  在这片故土上,韩清耀带领老乡,种植荞麦、洋芋以及苹果、杏、梨等果树,共计4000多亩,不断赋能乡村振兴。韩清耀说,这个秋天黄河水又被引来,让特色种植更有丰收保障。仅种植收入,一年就有100多万元。

  当天中午,与会者体验了这里的特色农家饭:荞面,原材料就是当地出产的,吃着十分地道。另外,苦苦菜、羊羔肉等特色菜肴,也都是土产,由当地妇女做成了家常菜。依照韩家先人酿酒古法,韩清耀用老家粮食酿出了一款“韩家堡子”酒,招待游客尽余欢。

  眼下,韩清耀有员工60多名,都是当地老乡。员工张兵拾起了种地老本行,年收入四五万元,“过去自己种地,靠天吃饭,就能混个肚儿圆。”高凤红兼顾着地里农活和员工伙食,他骑电动车上下班,单趟只花20多分钟,“在这里一边打工,家里也给照顾了。”

见证75年 与共和国同行| 韩家堡子:政通人和,五百年古堡焕新生

  韩家堡子中的青砖灰瓦大院。

  韩家堡子内外种着榆树、柳树、槐树、杏树,多是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如今又补种了各色花卉,在这个秋季里争奇斗艳,和古堡的质朴厚重相得益彰。走出堡子,就来到了海拔1800多米的塬上,四周为纵深沟壑环绕,天高地远。在塬上,种的最多的就是荞麦,一些红色小花在随风摇曳,尽显西北田园风光之美。

  大地胸怀宽广,不光足以承载韩家堡子,也正迎接着越来越多游客,彰显着“有容乃大”的气度——今年8月16日,银昆高速开通,韩家堡子距离最近的高速路口只有7公里远,交通方便得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韩家堡子过“向往的生活”,变得轻而易举。

  韩清耀深情回顾了韩家堡子的苦难辉煌,特别提及在19世纪后半叶因西北战乱,堡子经历了“最大一次衰败”,走进新时代后一派政通人和,堡子“百废俱兴”焕新生,感叹堡子的兴衰与国运息息相关。他感恩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高速公路的开通,黄河水的引来,以及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文旅帮扶,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古堡气象一新。

  韩家堡子,让更多“归园田居”者有了理想去处。(宁夏日报记者 杜晓星 文/图)

  作者:杜晓星

  编辑:马骏

  责任编辑:张蕾

  审核:王海英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