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固原:农文旅“合鸣”奏响发展强音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宁夏固原:农文旅“合鸣”奏响发展强音

来源:今日固原客户端2024-07-11 16:06

  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形。

  农文旅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固原发展的全新业态。

  区内外文旅部门文创企业来固碰撞思想交流经验;市领导带队进蓉城展示推介特色产品;陕甘宁蒙革命老区农民篮球队在固同台竞技……这个夏天,清凉固原满怀热情,高调华丽出场,诚挚邀请天下游客,来固原醉享18℃ 夏天的爽爽清凉,领略天高云淡的如画美景,品味香醇可口的六盘美食,感受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请进来,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双向奔赴”

文化创意产业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着现代城市魅力。

  固原是全国少有的文化传承数千载而未中断的城市,千年文脉与现代文明在这片热土上交相辉映,孕育了固原文创的发展沃土,展现出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在固原推进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征程上,如何有效转化本地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深受市场喜爱的文创产品? 6月22日,在固原举办的“固韵新辉 文创未来”文创产品暨农文旅融合开发转化恳谈会,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生动案例。

  “数字赋能文旅发展意义重大,一些没有来到固原的游客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刻画文旅场景空间去了解固原,这也能增添城市旅游的宣传途径。”歌尔创客(青岛)数字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邹耀说。

  “将VR技术运用到砖雕中,让更多游客了解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在不改变砖雕材质的情况下,创作更多作品,更好地实现非遗活态化传承。”宁夏隆德魏氏砖雕有限公司经理魏亚龙表示,宁夏盛天彩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将旅游景点进行复刻,打造元宇宙数字文旅,让他很受启发。

  这是一场充满创意,干货满满的盛会。60余家区内外头部文创企业、高校、博物馆展示文创产品潮流,分享文创开发经验,碰撞思想火花,共谋文创转化良策。

  这又是一场真切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从我市各县区到区内高校和企业,大家通过搭建特色展馆,为群众带去既有传统文化特色底蕴,又贴近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创产品。

  活动现场,游客们兴致勃勃、饶有兴致地观赏着各式各样独具特色、新奇别致的文创产品,不时发出阵阵惊喜的赞叹之声。大家在自己心仪的展品前开心地拍照留念,并分享给亲朋好友。趣味盎然的互动体验区,更是让游客能够亲身领略文创的独特魅力。“这次参会、参展启发了我,要和专业的文创企业合作,对作品进行有效转化、落地,让消费者喜爱并购买,才能真正带动固原文旅产业发展。”宁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冯巢说。

  为推动农文旅产业发展,多年来,我市扎根深厚的传统文化,汲取红色文化养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不断挖掘“红色、绿色、古色、特色”宝藏。如今,依托这样的活动,我市再次引进先进理念、前沿技术,挖掘用好文化富矿,加快培育文创新质生产力,提升固原文化“符号”的影响力和“六盘山”品牌的知名度,让固原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实现“双向奔赴”,进而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价值、有市场、饱含固原元素的文创产品,让固原的文化瑰宝穿越古今“活起来”、带动文化旅游“火起来”、撬动特色产业“旺起来”。

  走出去,拓展开放合作“新渠道”“新资源”

解放思想才能统一思想,拓宽视野有助打开格局。

  “红色”基因、“绿色”六盘、“古色”文韵、“特色”资源,铸就了固原“四色美”。当前,固原正加快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全面打响“天高云淡六盘山”旅游品牌,深入推进品牌固原、康养固原、体验固原、乐购固原、畅游固原、智游固原“六项计划”,不断深化旅游城市形象,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借助2024年成都国际酒店用品及餐饮博览会契机,6月27日,我市在天府之国、蓉城成都举办以“走进清凉六盘·品鉴固原美食”为主题的农文旅宣传推介大会,向更多的西南餐饮企业、全国渠道供应商、媒体、消费者展览展示并推介固原市农文旅特色产品,进一步拓展开放合作“新渠道”“新资源”。

  当天的固原展厅热闹非凡。食品柜上馓子、牛排、马铃薯等食材一应俱全,不同口味的涮锅一字排开,新鲜的固原牛肉片陆续下锅,成都市民排队品尝后,瞬间被六盘山黄牛肉“征服”,“我天天涮火锅,这个牛肉品质巴适得板!”“很好吃,又香又过瘾!”

  深入展区,各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吊人胃口,精美绝伦的非遗文创产品抓人眼球,西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春官词更是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成都市民走走停停,不时拍照品尝。此时,这些独特的农文旅特色产品化身为固原向外界推介自己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展区开放不久,西吉马兰刺绣的布鞋就被参观者订购。“现场销售了10多万元,后续还有20万元的订单。”宁夏西吉马兰刺绣第三代非遗传承人杨玲高兴地说。

  这次宣传推介大会,是我市以“天高云淡六盘山”旅游品牌及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为媒介,搭建全国各地了解固原、走进固原、结缘固原、投资固原重要平台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大会期间,我市重点宣传推介了全市肉牛及冷凉蔬菜等优质农特产品品质优势,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招引成渝地区企业到固原投资置业及吸引游客到固原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展示了固原市切实当好“店小二”,为来固客商提供最优质保障服务和最宽松投资环境的决心和底气。

  借助展会平台,用好展会优势,固原广大干群正在开阔眼界中积累成长经验,在开放合作中拓展“新渠道”“新资源”,为促进农文旅产业发展,扩大全市农文旅特色产品知名度,打响六盘山系列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村B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七月的六盘大地,山川凝翠、瓜果飘香,到处涌动着勃勃生机。连日来,宁夏银行杯陕甘宁蒙革命老区农民篮球邀请赛暨固原市和美乡村农民篮球大赛(村BA)市级决赛在固原火热进行。

  “大家因篮球结缘,都拧成一股绳,为家乡而战的氛围很好。”

  “现场太热情,荷尔蒙飙升,想亲自上场。”

  “球赛对于我们来说充满了仪式感,身边有着跟拍的摄像机,‘村BA’有了‘CBA’ 的待遇。”

  ……

  篮球是一项充分体现团队精神的运动,蕴含着团结、协作、交流的内核。固原的篮球赛到底有多受欢迎?到达比赛现场,这种热烈的氛围才能体会得更加真切。

  来自陕西、甘肃、内蒙古及宁夏的12支农民篮球代表队齐聚固原,赛场上,球员、裁判员、解说员等不分年龄、不分行业,共享“村味”赛事,共话合作友谊。赛场周围,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挤满了看台,喊破了喉咙呐喊助威。社交媒体上,关于这场篮球比赛的讨论和分享更是异常活跃。

  在固原,“村BA”的火爆并非偶然,“密码”在于根植于群众需求。篮球运动在固原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逢节必比赛、比赛先篮球,打篮球已经成为固原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固原的篮球热情,数字是最好的证明:62个乡镇、795个村庄,公共篮球场全覆盖,超过50万人参与,共800多支校园篮球队和村级球队,共同编织着固原篮球梦的宏伟图景。

  为更好发挥赛事综合效益,本次赛事还在固原市体育馆的室外广场同步开展非遗体验、农产品展销和美食品鉴等活动。“赛事搭建的平台特别重要,曝光度高,宣传得多,名气大了,知名度就会提高。如果来看比赛的企业家、赞助商看到并且认可我们的产品,我们就能收到更多订单。”作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施满义非常明白客流量和曝光量对于非遗文创产品的重要性。像她一样,不少人瞅准了机会,把赛事活动的“流量”变成了经济的“增量”。

  在“村BA”中,固原还产生着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主播。他们将手机变成新农具、将数据变成新农资、将直播变成新农活,成功地将篮球赛事、美食文化、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途径。

  有人希望将名气“打出去”,也有人希望将名气带到固原来。受固原市文旅局邀请,陕西历史博物馆在比赛期间展出并销售各类文创产品,希望让大家看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村BA”作为一场全民共享共建的体育盛宴,凸显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文化优势,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树立了文化自信。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村BA”繁荣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嵌入、与农文旅发展相融合,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搭建了平台、开辟了场域,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展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缩影。

  去年,全国“村BA”西北赛区比赛在我市成功举办,固原以独特的魅力在全国火爆“出圈”。今年盛夏,我市再次举办宁夏银行杯陕甘宁蒙革命老区农民篮球邀请赛暨固原市和美乡村农民篮球大赛(村BA),就是让这红火延续,让更多干群参与进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一起精耕细作“村BA”品牌,积极探索“体育+农文旅+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路径,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提升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精气神。

  记者:余亚丽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 广西北海:渔船进港口 海鲜交易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