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彩绘”木棺,是以木棺为葬具的基础上,再用漆画进行装饰后形成的特色葬具。
1981年,在宁夏固原西郊,考古队发掘了一座北魏夫妇合葬墓,墓中男主人棺木为漆棺,绘有精美漆画。但由于墓室进水,致使棺木散毁、漆皮剥落,经专家仔细拼对、修复,基本复原了棺盖、前档和左右侧板的漆画。
漆画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棺盖,残长约180厘米,呈圭形,边缘饰忍冬纹带,加饰飞鸟,正中上方左右有两座悬垂帷幔的房屋,屋内分别坐着中年男女,左右各立有侍者。左侧榜题“东王父”,右侧榜题已残缺,有专家推断可能是“西王母”。
棺盖中间有一道长长的带状纹,这便是“金色天河”,它呈曲波状,自顶端而下直通尾部。两侧布满缠枝圈草纹图案,在长河及圈草纹之间绘有百合、鱼、鸭、异鸟、兽、虎、人面鸟身的仙人等形象。
专家研究认为,漆画中的仙人表现了当时统治者“生时长生,死后升仙”的思想。
再看木棺前档漆画,墓主人屈膝坐在榻上,头戴高冠,身着窄袖长袍,足蹬尖头乌靴,右手执耳杯,左手握麈尾,侍从各立左右。据推断,这描绘的是墓主人生前待客宴饮的场景。
木棺左右侧板漆画很值得考究。它残长约180厘米,上栏是孝子故事连环画,讲的是二十四孝的故事,由数幅连续性的单幅画面构成,每幅故事均有榜题。
孝子故事是儒家思想的传统故事,但画中人物却是鲜卑人装束,结合漆画中“东王父”“西王母”的元素,可以看出当时传统汉文化对北魏鲜卑社会产生的影响,在葬具绘画上得到了直接体现,这也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由此可见,北魏漆棺画不仅是了解北朝绘画艺术及髹漆技艺的重要实物依据,也为研究北魏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提供了参考。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