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畅游宁夏 悦享生活∣“五一”假期首日,宁夏接待国内游客57.74万人次,旅游花费3.08亿元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畅游宁夏 悦享生活∣“五一”假期首日,宁夏接待国内游客57.74万人次,旅游花费3.08亿元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5-07 17:18

  “五一”假期首日,宁夏各地文旅市场客流量大幅增长,各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内游人如织,各类特色文旅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一派人气聚、消费旺的“乐嗨宁夏”火热景象。经初步抽样测算,小长假第1天全区接待国内游客57.74万人次,旅游花费3.08亿元。其中,全区A级景区接待游客39.46万人次,旅游花费1811.11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2.09%和37.61%。

  景区“人气旺”

  在沙坡头旅游景区,游客体验滑沙、黄河飞索、沙漠越野等项目,尽情感受沙漠旅游的神奇体验。景区巡演的欢乐喜剧人与游客惊喜互动,欢乐氛围拉满。

  在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区,游客乘船游览十里长峡,品尝吴忠美食,欣赏宁夏花儿联唱,在一碗碗美食、一曲曲歌舞中,尽享假日美好。在沙湖景区,改造升级的沙湖不夜城、萌宠乐园、沙漠海洋餐厅等项目,推出的水上乐园、直升机观光、无人艇等新产品丰富了游客的游览需求。

  在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10余项文旅系列活动,使游客直观感受六盘山红色文化的魅力。在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游客露营烧烤、休闲垂钓,带着孩子与萌宠互动,沉浸式体验自然牧场的乐趣。在银川花博园,游客徜徉在郁金香花海,打卡拍照,享受最美春光。在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等众多景区,各地游客登山远眺赏美景、欣赏高空峡谷杂技表演,尽情享受节日的休闲乐趣。

  美食“消费热”

  全区各地美食活动丰富多彩,在吴忠早茶美食节上,宁夏特色的拉面、羊杂碎、八宝茶、凉皮等美食征服了游客味蕾,各类文艺展演轮番亮相,让游客一站式体验了可吃、可购、可玩、可游的多层次休闲体验。在固原市隆德县老巷子传统古村落文化旅游区,3.71米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暖锅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品尝。当天举行的“两元吃暖锅”活动、非遗文化进景区体验、商企促消费等活动吸引游客近万人次。

  “我们今早自驾刚到吴忠,先逛了美食节,品尝了吴忠早茶,家人都觉得味道很不错,下午到漫葡小镇看演艺、晚上住在那边泡泡温泉,计划在这边玩三天。”从内蒙古自驾来宁夏旅游的施先生说。

  文化“活动多”

  全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展览、社教活动,首日共接待市民及游客1.22万人次。

  在银川黄河横城,“花儿唱响宁夏川”花儿歌会今日开唱,来自青海、甘肃、宁夏各地的民歌精英与“花儿”歌手,以歌传情,以曲会友,共同演绎了一场视听盛宴,歌会现场还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观众在欣赏美妙歌声的同时,还能近距离接触剪纸、刺绣、泥塑等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宁夏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在银川漫葡小镇,“羯鼓羌笛”“市井绝技”以及民俗婚礼《山河人家》、情景秀《凤求凰》、史诗大剧《灵州会盟》等一场场美轮美奂的精彩好戏,持续上演。在贺兰山天籁艺术村,演出、展览、美食、亲子体验吸引众多家庭组团前去体验。在银川凤凰幻城,《有凤来仪》《再回凤凰城》等演艺以及非遗展演、典农河水幕喷泉秀等活动,游客参与度非常高,场面热闹非凡。中卫《沙坡头盛典》演艺使游客充分体验当地民俗生活,带给观众“一小时神游沙漠水城、70分钟纵览中卫百科”的全新体验。

  乡村“受青睐”

  假期首日,各地游客走进全区各地乡村,观美景、品美食、游田园、摘果蔬,感受田园风光之美,乡村旅游之乐。

  五市重点监测的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8.59万人次,旅游花费592.2万元。在银川市贺兰县金贵牡丹花乡,数万株牡丹妆点满园春景,各色花海相继绽放,游客徜徉在牡丹园中拍照留念。

  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烧烤休闲享野趣,美食美景在龙泉”系列旅游活动,吸引游客观演艺、赏非遗、体验农家采摘的乐趣。在固原市西吉县龙王坝村,户外情景演出、西吉特色美食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吸引游客打卡,自助烧烤、锅锅灶等美食活动深受游客喜爱。在青铜峡市韦桥村、清逸园农庄,固原市隆德县神林山庄,户外烧烤、拔河比赛、秦腔汇演、烟花篝火晚会等乡村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走进乡村,体验乡村文旅盛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通讯员 何晓梅)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