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畅游宁夏 悦享生活∣“五一”假期首日,宁夏接待国内游客57.74万人次,旅游花费3.08亿元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畅游宁夏 悦享生活∣“五一”假期首日,宁夏接待国内游客57.74万人次,旅游花费3.08亿元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5-07 17:18

  “五一”假期首日,宁夏各地文旅市场客流量大幅增长,各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内游人如织,各类特色文旅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一派人气聚、消费旺的“乐嗨宁夏”火热景象。经初步抽样测算,小长假第1天全区接待国内游客57.74万人次,旅游花费3.08亿元。其中,全区A级景区接待游客39.46万人次,旅游花费1811.11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2.09%和37.61%。

  景区“人气旺”

  在沙坡头旅游景区,游客体验滑沙、黄河飞索、沙漠越野等项目,尽情感受沙漠旅游的神奇体验。景区巡演的欢乐喜剧人与游客惊喜互动,欢乐氛围拉满。

  在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区,游客乘船游览十里长峡,品尝吴忠美食,欣赏宁夏花儿联唱,在一碗碗美食、一曲曲歌舞中,尽享假日美好。在沙湖景区,改造升级的沙湖不夜城、萌宠乐园、沙漠海洋餐厅等项目,推出的水上乐园、直升机观光、无人艇等新产品丰富了游客的游览需求。

  在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10余项文旅系列活动,使游客直观感受六盘山红色文化的魅力。在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游客露营烧烤、休闲垂钓,带着孩子与萌宠互动,沉浸式体验自然牧场的乐趣。在银川花博园,游客徜徉在郁金香花海,打卡拍照,享受最美春光。在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等众多景区,各地游客登山远眺赏美景、欣赏高空峡谷杂技表演,尽情享受节日的休闲乐趣。

  美食“消费热”

  全区各地美食活动丰富多彩,在吴忠早茶美食节上,宁夏特色的拉面、羊杂碎、八宝茶、凉皮等美食征服了游客味蕾,各类文艺展演轮番亮相,让游客一站式体验了可吃、可购、可玩、可游的多层次休闲体验。在固原市隆德县老巷子传统古村落文化旅游区,3.71米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暖锅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品尝。当天举行的“两元吃暖锅”活动、非遗文化进景区体验、商企促消费等活动吸引游客近万人次。

  “我们今早自驾刚到吴忠,先逛了美食节,品尝了吴忠早茶,家人都觉得味道很不错,下午到漫葡小镇看演艺、晚上住在那边泡泡温泉,计划在这边玩三天。”从内蒙古自驾来宁夏旅游的施先生说。

  文化“活动多”

  全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展览、社教活动,首日共接待市民及游客1.22万人次。

  在银川黄河横城,“花儿唱响宁夏川”花儿歌会今日开唱,来自青海、甘肃、宁夏各地的民歌精英与“花儿”歌手,以歌传情,以曲会友,共同演绎了一场视听盛宴,歌会现场还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观众在欣赏美妙歌声的同时,还能近距离接触剪纸、刺绣、泥塑等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宁夏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在银川漫葡小镇,“羯鼓羌笛”“市井绝技”以及民俗婚礼《山河人家》、情景秀《凤求凰》、史诗大剧《灵州会盟》等一场场美轮美奂的精彩好戏,持续上演。在贺兰山天籁艺术村,演出、展览、美食、亲子体验吸引众多家庭组团前去体验。在银川凤凰幻城,《有凤来仪》《再回凤凰城》等演艺以及非遗展演、典农河水幕喷泉秀等活动,游客参与度非常高,场面热闹非凡。中卫《沙坡头盛典》演艺使游客充分体验当地民俗生活,带给观众“一小时神游沙漠水城、70分钟纵览中卫百科”的全新体验。

  乡村“受青睐”

  假期首日,各地游客走进全区各地乡村,观美景、品美食、游田园、摘果蔬,感受田园风光之美,乡村旅游之乐。

  五市重点监测的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8.59万人次,旅游花费592.2万元。在银川市贺兰县金贵牡丹花乡,数万株牡丹妆点满园春景,各色花海相继绽放,游客徜徉在牡丹园中拍照留念。

  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烧烤休闲享野趣,美食美景在龙泉”系列旅游活动,吸引游客观演艺、赏非遗、体验农家采摘的乐趣。在固原市西吉县龙王坝村,户外情景演出、西吉特色美食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吸引游客打卡,自助烧烤、锅锅灶等美食活动深受游客喜爱。在青铜峡市韦桥村、清逸园农庄,固原市隆德县神林山庄,户外烧烤、拔河比赛、秦腔汇演、烟花篝火晚会等乡村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走进乡村,体验乡村文旅盛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通讯员 何晓梅)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