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银川:群众办事第一步 政务门牌先指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宁夏银川:群众办事第一步 政务门牌先指路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4-03 17:55

  4月2日,记者从宁夏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数字政务门牌上线”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为顺应当前企业群众偏好手机端操作的办事习惯,打破线上线下壁垒,推动政务服务线上好办、线下好找、全渠道优化,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在网页端现有功能的基础上,依托“i银川”平台上线“数字政务门牌”。

4.2通气会

  据悉,“数字政务门牌”是一款政务服务智能指引类小工具,线上搭建“i银川”APP(微信小程序)+“我的宁夏”APP+“银川政务服务”入口矩阵,线下扫描“家门口”“商圈”“数字政务门牌”二维码,进入“数字政务门牌”模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让群众“找得到”“看得懂”,可获取掌上办、就近办、预约办、线上帮办,线下代办、一键导航、网办全渠道指引等多种服务。目前已编制上线全市100项高频事项办事指南,维护政务服务中心地址31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5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568个、政银合作网点78个、自助终端61个,实现群众和企业诉求精准直达。

  “数字政务门牌”主要贴在银川市民大厅及各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各大商圈、公交站点等人流往来密集区域,企业群众扫码“数字政务门牌”即可获取相关服务信息,实现政务服务由“窗口”到“家门口”的延伸。

  “数字政务门牌”挂接银川市民大厅网上预约服务,办事群众、企业通过扫描身边“数字政务门牌”二维码,在使用办事引导服务查询业务办理地点后,可直接点击“7天办事预约”完成市民大厅内10个业务大厅办理事项的预约、取号,同时动态展示可办事项的实时排队人数,方便企业、群众合理安排办事行程,极大程度上减少办事等待时间,降低办事时间成本,让企业群众“少排队、少等候、少跑路”。

  同时“数字政务门牌”还接入银川市“办不成事”掌上反映窗口,企业、群众可由“数字政务门牌”随时进入银川市“办不成事”掌上反映模块,上传图片、音视频对“办不成事”的问题精准描述,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上报、进度跟进、服务评价,破解电话投诉和现场投诉等传统模式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弊端,减少中间转办环节,从“码上直达”到“马上就办”。

  下一步,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将继续着力打造全方位智慧政务,优化完善“数字政务门牌”功能,拓展“政务门牌+”场景,做到“有门牌的地方就有政务服务”,深度打造“在银川·全好办来银川·事无忧”服务品牌。(光明网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通讯员 杨璞骏)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西部科学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