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西海固”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在联合国很有名,地图上找不到。
一句“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慨叹,将西海固作为人类地标性贫困的定位划在了时空坐标轴上。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于是,我一遍遍走进这里的沟壑峁梁,
在大山的褶皱里,我采撷了无数动人的故事……一线蹲点记 | 联合国闻名,地图上没有,记者很熟! 本文作者:光明日报社宁夏记者站原站长、湖北记者站站长王建宏
2023年4月,光明日报刊发了我和宁夏大学、宁夏社科院、北方民族大学有关专家一起蹲点采写的长篇调研报告《移民村是如何成为“亿元村”的——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昊苑村的融合发展之路》。文章刊发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上百家网站和平台转发推送。
这是我长期追踪书写西海固移民的一个篇章。故事是人生的隐喻,讲故事是值得每个新闻工作者一生追求的课业。
然而,新闻是易碎品,媒体人如果没有主动对抗碎片化的意识,很可能一生忙忙碌碌,到头来两手空空,写了一辈子,却没有几件拿得出手的作品。
光明日报作为一张思想文化大报,非常注重专家型、作家型记者的培养。我意识到,做一个好的媒体人就要学会博观约取,在高质量完成各类报道任务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可以深耕的领域深钻细研,久而久之,逐步形成独立判断,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我选择的方向就是西海固和百万大移民。
在中国,“西海固”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在联合国很有名,地图上找不到,却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贫困的代名词。
晚清名臣左宗棠一声“苦瘠甲于天下”的悲鸣,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一句“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慨叹,将西海固作为人类地标性贫困的定位划在了时空坐标轴上。
王建宏(左)在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区宁夏吴忠市红寺堡采访。
这些年来,我始终关注着西海固,见证着这一方土地山川焕颜、光彩重生。我一遍遍走进这里的沟壑峁梁,在大山的褶皱里,采撷了无数动人的故事:《西海固:泾河源头活水来》《西海固:从苦甲天下到脱胎换骨》《西海固:蓄足动能再出发》《西海固的“三级跳”》《西海固:科学让农民换了“活法”》……
不少稿件都刊发在头版头条和其他重要版面,就在这一次次书写中,我们不断续写和丰满着西海固的历史。
在西海固,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易地扶贫移民。他们曾生活在黄土高原沟岔峁梁的最深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从1983年开始,宁夏陆续用近40年时间,分6个阶段,从深山中搬出了123万人,超过总人口的1/6、农村人口的1/3。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内,如此大规模、高比例的人口迁移,在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这部分移民群众是自然地理圈选出的“贫困样本”,他们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观察中国时代之变的窗口 。记录他们的生活变迁,可以彰显西部特色、体现中国方案、具有世界意义。
于是,从2012年起,我开始有意识地以类似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持续关注、追踪、思考、记录“百万大移民”。
王建宏(左)采访电视连续剧《山海情》里凌教授原型人物——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
由于还要承担很多日常的报道任务,只要有点时间,我就往移民区跑,迁出区、迁入地跑了个遍。越是走进他们的生活,就越能体会他们的立场和感受。
比如,很多城里人都赞美西海固的天特别蓝,但移民们可不喜欢这句话。天越蓝,太阳越大,就越不下雨。他们关于旱的噩梦,就是蓝色的。
在这里,我和很多移民群众处成了朋友,刘克瑞、王航弟、乔文生、何鹏飞……跟他们的交往,甚至参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积累了大量鲜活的写作素材。
我从近百万字的记录中萃取了15万字,出版了一本长篇报告文学《百万大移民》。123万移民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刊发了书评,山东省民政厅等的机关干部把《百万大移民》作为读书活动的推荐书目,一些省区的政协委员读书班就这本书开展了专题研讨……
2023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两周年之际,由敬一丹、董浩演播的20集有声书作品《百万大移民》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阅读之声,及声音新媒体平台“云听”客户端播出,引起广泛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我见证和记录了百万移民的搬迁和脱贫历程。不论是当下的乡村振兴,还是未来实现共同富裕,我还要继续追踪记录百万移民,从这123万个故事里,读取中国乡村的未来。
媒体朋友们,欢迎长按二维码,加入“记者之家”媒体交流群。本群致力于增进中国记协新媒体专委会和媒体朋友们的沟通交流。
供稿:光明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