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六盘山冷凉蔬菜:从高原走向江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六盘山冷凉蔬菜:从高原走向江南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3-07-05 17:03

  夏季,固原五河流域的田野流翠泻绿,成片的蔬菜和庄稼接天连地,山川大地生机勃勃。时下,正值冷凉蔬菜大面积成熟上市之际,农家人早出晚归,忙着采摘收获,与时间赛跑,抢着将这一季美味食材送到消费者餐桌。

  冷凉蔬菜是宁夏“六特”产业之一,也是固原市农业优势产业。近年来,固原市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坚持“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战略,发展“设施蔬菜、露地蔬菜、西甜瓜”等冷凉蔬菜产业,形成了设施蔬菜、露地瓜菜四季生产、周年供应、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经过持之以恒发展,截至2022年底,固原市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50万亩,年产量20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5亿元以上。固原冷凉蔬菜不仅畅销大江南北,端上了粤港澳大湾区餐桌,还获得了欧盟认证,拿到了全球通行证,成为又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

  独特资源禀赋 造就冷凉蔬菜

  “固原地处六盘山地区,海拔纬度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隔离条件好、农作物病虫害少,土壤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发展冷凉蔬菜的独特优势,生产的蔬菜色泽鲜亮、脆嫩多汁、芳香甘甜。”固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淑芳说,绿色生态是固原市发展冷凉蔬菜最大的底气。

  环境洁净、资源多样,地位特殊、生态重要……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培育冷凉蔬菜产业提供了优厚基础;五河流域肥沃土壤,为冷凉蔬菜生长提供无限滋养。固原市及各县区立足资源禀赋,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因地制宜打造“当家菜”。

  原州区按照冷凉蔬菜产业区域化布局、集中连片种植,建成沿清水河流域冷凉蔬菜产业带,组建技术团队跟进服务,建设蔬菜育苗中心、设施园区、万亩和千亩露地基地,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值20亿元,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元。

  西吉县采取建设“订单式”蔬菜标准化基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打造成葫芦河川道区冷凉蔬菜产业带,建立芹菜、甘蓝、西兰花、娃娃菜、菜心等多元化冷凉蔬菜生产基地15万亩,年总产鲜菜70万吨以上,产值12亿元。

  隆德县在渝河、甘渭河、好水河流域等蔬菜适产区,建设蔬菜棚室,打造标准化蔬菜示范园,建成沙塘、神林、联财、温堡4个蔬菜种植示范乡镇和恒光、辛平、吴沟等18个千亩蔬菜种植示范村,引进果菜、叶菜等10个优新品种,带动全县种植蔬菜6.5万亩,预计全产业链产值8亿元。

  彭阳县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在茹河、红河流域,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创建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和设施蔬菜标准园,发展露地蔬菜基地,蔬菜生产面积8.5万亩,年产各类蔬菜22万吨,实现全产业链总产值7.5亿元。

  有着丰沛水资源的泾源县,按照“建基地、带农户、调结构、优环境”的思路,构建种植、加工、营销全产业链冷凉蔬菜产业发展体系,种植冷凉果蔬1.5万亩,栽种菌菇。

  一县一策,全产业推进,为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和保障。如今,冷凉蔬菜成为固原市特色名片,固原市和原州区取得“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西吉县取得“中国芹菜之乡”,彭阳县取得“中国辣椒之乡”,“六盘山冷凉蔬菜”公用品牌在全国打响。

  科技种田赋能 产业加速“出圈”

  时下,彭阳县新集乡辣椒陆续上市,因个大、肉厚、鲜嫩,成为市场上抢手货。彭阳辣椒种植成功的秘诀在于,推广蚯蚓生物技术、施用有机肥,使得产出的辣椒更加优质。这样的技术运用,使得优质杂交品种淘汰了普通自留种,产量翻了番;秸秆生物反应堆等生态循环低碳技术推广开来,种出的都是绿色有机蔬菜。

  5月,西吉县吉强镇第一次尝试种植菜心,上市时间相比往年提前两个月。种植户张昌盛种植菜心600亩,第一茬收益600万元。“全镇千亩菜心一年生产三茬,可收入3000万元。”吉强镇党委书记李学智算了一笔账。

  如何将一季生产变成四季生产,将一茬菜变为多茬菜,生产绿色有机蔬菜,固原市从应用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上寻找突破口。

  “以龙头企业农业高新科技示范为引领,采用集成应用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滴灌水肥一体化、机械化作业、生物菌剂施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农机农艺融合的绿色提质增效技术,全面推进冷凉蔬菜产业提档升级。”王淑芳说。

  固原市围绕高质量发展,全产业链布局,日光温室抓秋冬、移动拱棚抓早春,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和种植茬口,一年四季因时安排,早中晚熟科学搭配,实现按季节上市,分品种销售,蔬菜产品的商品性得到大幅提升。

  “从过去当地农民不会种菜,只有广东、浙江的客商流转土地种菜,到今年77家经营主体带动1.8万多农户种植,实现从南方农民种、当地农民看,到当地经营主体引领千家万户参与,以及由供应当地到面向全国大市场的根本性转变。”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白永强说起种菜变化感触颇深。

  在原州区彭堡镇“三零”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连片的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大棚内弥漫着小番茄的清香,菜农们正忙着进行修剪、打理,一颗颗鲜红、精巧的小番茄错落有致地在叶间闪动,一派生机盎然。

  今年,原州区采取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发展“零化肥、零农药、零激素”的“三零”高品质蔬菜2300亩,每亩蔬菜产量在1000公斤至3000公斤,亩产值2.5万元至4万元左右。“已建成冷凉蔬菜新品种展示园50亩,展示各种蔬菜品种200多个。”白永强说,基地还通过应用数字农场和ERP系统,实现了蔬菜产业链数字化经营、智慧化种植、精准化执行、可视化溯源。

  彭阳县针对“彭阳辣椒”多年连作障碍突出、水肥利用率低、产量不稳、品质下降等实际问题,联系聘请宁夏农科院、宁夏园艺技术推广站、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蔬菜专家开展技术研发与合作,开展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蚯蚓生物套种套养技术和生物菌剂技术应用,示范辣椒新品种、三零技术、富硒蔬菜种植和番茄潜叶蛾防治等技术,带动冷凉蔬菜产业技术水平提升。

  固原市对冷凉蔬菜产业软件和硬件齐抓共管,同步推进。如今,固原市冷凉蔬菜产业新品种推广应用率达到100%,新技术推广应用率98%。全市建成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60个、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50个、万亩露地蔬菜基地10个。

  日光温室从一代到新型高标准,实现换代更迭;大中拱棚3万多栋,遍布山川;万亩以上的蔬菜种类有芹菜、辣椒、菜心等十多种,成功打造彭堡、头营、将台、吉强、联财、沙塘、红河、新集等冷凉蔬菜生产大乡镇。

  严格执行标准,才有产品的高质量。从一粒种、一棵苗,到水肥、管护、采收、分拣、包装,六盘山冷凉蔬菜整个链条全程都有标准化的安全把控。“蔬菜种植从一年一茬向一年多茬转变,形成了设施蔬菜、露地瓜菜四季生产、周年供应、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实现从分散种植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转变。”王淑芳介绍。

  从高原到江南 走俏高端市场

  “菜心在南方太吃香了,每天供应蔬菜三四十吨,仍然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客商们一个接一个打电话,让多供一些。”西吉县吉强镇万崖村冷凉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邓小江从5月17日第一茬冷凉蔬菜成熟上市以来,他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菜心在广州、深圳等市场的价格每公斤6元,一亩地一茬采摘2500公斤,赶在6月中旬收获完毕,除去成本,亩均净赚1万元不成问题。”邓小江说,“宁夏菜心”品质柔嫩、纤维少、口感好、味甘甜,深受南方消费者喜欢。

  围绕冷凉蔬菜生产、加工、冷链、销售等环节,延链补链。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固原市围绕冷凉蔬菜生产、加工、冷链、销售等环节,延链补链,引进山东水发、广东东升等知名企业龙头引领,建立“订单生产、基地共建、互利共赢”机制,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共同发展冷凉蔬菜产业。

  “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创新营销模式,通过线上直播带货、对接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终端品牌销售渠道,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从‘市场到商超’的多元化销售模式,实现了与高端市场、品质生活无缝衔接。”王淑芳说。

  固原市主动对接销售市场,开展订单生产,实现从菜地到市场“一站式”销售。原州区首茬7000亩菜心陆续成熟上市后,通过冷链物流,全部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彭阳县依托厦门绿百合、内蒙古太润等招商引资企业,签约落地辣椒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建设辣椒酱加工厂,开展辣椒精深加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

  目前,固原市已建成预冷设施8.5万平方米,单次冷藏能力7.2万吨;有销售主体61家,销售总量55万吨;以分拣、包装、预冷为主的初加工总数量120万吨,约占鲜菜总产量的50%。

  “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六盘山冷凉蔬菜之所以能挤进高端市场,靠的是标准化、品牌化。如今,六盘山冷凉蔬菜在全国高端市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占有率日益提升,销往全国25个省市60多个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以辣椒、芹菜、菜心、甘蓝、西兰花、娃娃菜、大白菜、松花菜、蒜苗、洋葱、胡萝卜等为主导的产品,主供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诸省,部分远销马来西亚、阿联酋、沙特等国家和地区。

  新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和销售市场的拓展,产品销售从周边地区迅速向全国大中城市扩展。多种优质条件加成,让固原冷凉蔬菜在全国“出圈”,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档食材,还获得了欧盟认证,拿到了全球通行证。(宁夏日报记者 剡文鑫)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世界互联网大会给您发来一个“开奖提醒”

  • 大国粮策圆桌派丨重新定义“种地”的打开方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