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讲述人:共青团宁夏固原市委员会派驻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寨洼村第一书记 惠岸
静谧的暮色洒在寨洼的村道上,映衬出村民发出的笑声格外动听,他们三三两两地扎成堆往村部文化室走去。“‘耍’走嘛,惠书记,今天晚上我们唱《三娘教子》,唱完秦腔咱们‘一搭’跳广场舞走。”村民古兆廷冲我喊。“耍”是西海固方言中非常接地气的词语,是“玩”的意思;“一搭”是“一起”的意思。看到村民的精神需求得到很大满足,我感到一年多的文明实践工作没有白干。
我清楚地记得,2021年7月12日,我被选派到原州区河川乡寨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伊始,我便思考怎样才能让群众尽快熟悉、认可驻村工作队呢?“村上大部分男劳力都出去打工挣钱了,妇女们干完农活,收拾完家里卫生,就喜欢去村里的广场上跳一跳、唱一唱,最近我们跳《最炫民族风》,很火的。”在村民张亚兰家入户访民情的时候,我了解到村里的妇女喜欢跳广场舞。我决定以文明实践站为抓手,搭建平台、开展活动,让老百姓“耍”起来,耍出产业发展的精气神、耍出乡村振兴的正能量!
2022年元旦,我们和村“两委”组织开展了寨洼村“庆元旦·启未来”群众文娱活动,设计了主题宣讲、秦腔表演、歌曲串烧、广场舞表演等节目,筹措资金3000元,为比赛获奖的群众发放慰问奖励物品,吸引了200余人参加和观看比赛,反响很好,群众纷纷点赞,这给了我继续坚持让群众“耍下去”的力量。趁热打铁,在3月8日“妇女节”,组织开展了“庆祝‘三八’节·巾帼力量秀”群众户外体育运动,设置了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广场舞比赛三个活动项目,既突出团队力量,又不失个人风采展示,有了上次活动的美好体验,全村妇女几乎全部参加了本次活动,大家在拔河比赛中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在个人比赛中体悟到了奋发才能有为的道理,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全村群众在内心深处增强团结意识和拼搏思维。
我不断牵头高频率开展群众群体性文娱活动,每年的元旦、元宵节、“三八”妇女节成了寨洼村群众固定的“文化节”,农户也逐渐习惯了农闲时间跳一跳、唱一唱的生活,村里的几个小广场、村部文化活动室也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整个村庄充满了活力和烟火气。我又积极对接乡党委、政府和原州区乡村振兴局,在居民聚集区新建4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一座,安装路灯50盏,切实为群众的文化生活“搭起了台”“照亮了路”。
村民们热衷于文化活动,邻里矛盾少了,村委会号召力更强,村民更加团结了。我适时牵头成立了“理论宣讲队”“技术帮扶队”“人居环境整治队”等8支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为孤寡老人、五保户、残疾人打扫卫生50余次,慰问孤寡老人6次;原州区人居环境整治启动以来,我们每个月组织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2次,共清理垃圾120余吨,整理道路边沟500余米,栽种云杉和景观树1000余棵。看到群众喜欢文化文艺,我筹措资金升级了寨洼村“民间艺术团”,让“草根明星”“田间艺人”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为全村群众创作表演更多向上向善的文艺节目,让他们成为寨洼村产业发展、群众生活幸福的精神“鼓手”。
群众有了精气神,发展产业内生动力更强了。2023年,全村种植玉米5000亩、马铃薯500亩;牛存栏1140头、羊存栏350只;标准化圈棚528栋。劳务输出人员500余人,全村共有农机车辆200余辆,人均可支配收入1.3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寨洼村党支部也升级为原州区为数不多的四星级党支部。目前,我们已经开发建造牡丹山庄、古龙寨两处农家乐,结合原有的桃梨杏花美景和牡丹、红花千亩种植等项目,不断提升生态产业建设,让“春赏杏花夏避暑,秋有牡丹和红花”成为独特的“寨洼招牌”,寨洼村也因此获得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宁夏旅游特色村荣誉称号。
我将继续铆足干劲,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奉献青春力量。(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