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讲述人:宁夏银川市永宁县综合执法大队派驻永宁县望远镇通桥村第一书记 古涛
2021年7月,我来到永宁县望远镇通桥村担任第一书记。刚到村上就遇到了“拦路虎”,“古书记,来的路上你也看到了,我们村的农业设施园艺基地建得挺好,就是这个路呀,不尽人意”“一下雨全是泥坑,农产品出不去,外面的采购商贩进不来……”村民们看着脚下破损的路,你一言我一语。
没想到发展如此好的园艺基地,道路硬化问题竟成了致富路上的一道坎儿。“硬化这三公里的泥泞路”成了我记在纸上、刻在心里的承诺。经过多方了解,原来这条路太短没办法立项,也“够不着”申请项目,村里的钱大都用到了大项目建设上,这条破损路“凑合凑合”也能走,于是,路面硬化一直耽搁着。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村民们反映的问题就是他们最关心的“关键小事”,这条路必须修,没资金那就想办法申请项目。
在村“两委”会上,我详细将连日来入户走访、实地查看形成的农业设施园艺基地情况调研报告,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作了说明,特别是对路面硬化这部分的利害关系进行了着重分析,在大家的讨论下,通过了通桥村四、五队园艺大棚区域修路的提议,并建议向望远镇政府申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们获批270万元修路资金。
2022年3月20日,路面硬化工程开工。村上召开了农业设施园艺基地道路工程推进会,让我担任项目负责人,村监会主任是项目现场负责人,负责监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施工安全等。在会上,我给大家承诺,一定负责到底,踏踏实实把实事办好办实。每天,我都要到施工现场抓进度、验质量、管安全,3500米的水泥路,我能具体说出抹平了多少方路面、浇灌了多少升水泥。
种植户们看着自家大棚前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慢慢变成崭新平坦的水泥路,脸上都洋溢出喜悦的笑容。“以前为了能把柿子卖出去,我们凌晨4点就摘好,自己再往批发市场送。现在路修好了,特别方便,批发商都愿意进来了,这条路实实在在帮我们打开了销路!”种植户刘宁安每次见到我都会说起这条路,“你看我的菜还没熟呢,就有商贩预定了,定金都交了。”我也给村民打气:“咱们村马上要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到时候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咱们的农产品销路会更广。”
“路通了,我们外出卖辣椒更方便了”“以后的产业发展肯定会更好”……听着村民们满心欢喜地谈论着修好的路,我心里美滋滋的。随着村里环境不断优化,村民眼中,我也从“外来人”变成了“自家人”,大家不管大事小事都愿意和我多唠唠、问问我的想法和建议。
两年多的时间,我以“一颗钉、一团火、一片叶”的精神融入乡村,沉下身子,交出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工作答卷。驻村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要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为乡村振兴出点力,这才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风采。(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