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讲述人: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中心派驻惠农区红果子镇五渠村第一书记 冯婷
2023年4月25日,是我驻村的第657天,相比刚驻村时的不知所措、毫无头绪,如今的我怀揣着坚定的信念,满怀热情把驻村生活写成了诗,把驻村光阴唱成了歌,从村情实际、从田间地头、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中抒写我的驻村职责。
图为冯婷利用暑假为五渠村青少年宣讲假期安全
村民们总是习惯早睡早起,五渠村的清晨在袅袅炊烟中苏醒。伴随着第一声鸡鸣,我和下地劳作的村民们一起投入每天的工作,如今的田地间全是老年人的身影,年轻的追梦者大都在外奔波。很多时候,我和留村的老人们唠着家乡话,听着他们的生活琐事,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大家对我的距离感,和我说心里话。
“小冯书记,我地里的菜咋办哩?马上要给娃娃打生活费了,可菜却卖不掉,请你给俺们想想办法吧!”一下地,就遇到神色慌张的重点监测户王万岗。
王万岗今年60岁,他与妻子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常年吃药,他家的独生女刚刚考到青岛上大学,本来收入就低,现在又要供学生,家里更困难了。为了提高收入,老两口特地在小麦收割后又复种了一亩大白菜,可没想到白菜长好了,却迟迟找不到销路。安抚好王万岗后,我便到他家地里拍摄白菜长势照片,化身“推销员”到机关单位上门推销。在连续一周的努力下,终于把王万岗的6000公斤白菜统统销售光,同时把其他低保户地里的白菜、萝卜等秋菜也一并代销,共销售5.5万公斤,销售金额达4万余元。“感谢小冯书记,把我们的菜也帮着卖了,我还想着今年整田低价卖给菜贩子,幸亏有你帮忙,我的收入直接翻了一番,太谢谢了!”低保户李秀梅边数钱边说,脸上笑开了花。
听着大家诉说共产党的好,看到农户地里的秋菜有了着落,经济收入有了保障,那喝了糖水似的心情瞬间在我心底弥漫开来。高兴之余,也有忧愁。“哎,我这今年刚53岁,感觉还没老呢,到外面打工就没人愿意要了,如果能跟着村上一起干个啥,多挣点钱就更好了。”王惠萍动情地说。“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其他村民纷纷附和。
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农村现状,大多留守村子的老年人年龄偏大无法外出务工,下地务农收入又低,该如何优化产业结构,让这部分人群也能增收致富呢?一番考察学习后,我们觉得温室种植是个方向。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温室种植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我和村“两委”班子积极行动,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2022年,积极争取自治区衔接资金260万元,结合村情实际,新建温室大棚10座。初成规模后,在村里开办了设施农业培训班并邀请大棚“能人”给大家授课,看着大家认真学习的样子,仿佛看到未来满脸幸福的他们站在硕果累累的大棚里向我招手。
刚立春,我就带领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到周边县区的温室大棚实地学习观摩。“你看人家这西红柿真好啊,这两天一斤能卖7块钱呢”“今天来学习我才知道原来辣子还要打叉”“看这樱桃树,长势多好啊”……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同时也对村里即将发展的新产业有了信心。
“第一期温室大棚,我们必须种植成功,这不仅是大家致富路上的‘强心剂’,更是五渠村未来村庄规划‘变形计’的关键点,也是即将期满别离的我送给村民最后的礼物了。”我不禁感叹道,希望温室大棚果蔬种植将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
要问驻村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收获了什么,那就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用真心、真意赢得认可。两年的驻村情,注定是我生命旅程中最不平凡的一段,点点滴滴、铭记于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