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煦煦春风,吹绿了树木,吹醒了百花。
4月3日一大早,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乐台村村民拓兆满夫妇带着工人早早来到田间补种西瓜苗。
从七八亩到四十多亩,拓兆满瓜越种越“上头”,腰包越来越鼓。拓兆满说:“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距离拓兆满不到200米处,村民陈怀武的田间也很热闹。拖拉机加挂覆膜机欢快地在田间来回奔走,8名雇工忙碌地下苗、种苗、覆膜……今年54岁的王丽花和其他几人都是周边的村民,每年这个时候是大家累并快乐的“美好时光”,两三个月就能挣六七千元。
经果林和西瓜是乐台村的两大支柱性产业,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全村仅西瓜种植面积就有4000多亩。拓兆满和陈怀武说,如果风调雨顺、市场行情好,1亩西瓜能挣五六千元。去年瓜情好,今春大家积极性很高,种瓜格外上心,期待春天种植的“希望”几个月后能变成人见人爱的“大票子”。
在常乐镇康乐村,村民周世凯一家正忙着收拾新房。康乐村是中卫最大的移民村之一,周世凯一家从海原县蒿川乡移民过来后,这些年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下,生活一年一个样。
“房子是去年盖的,今年我的心愿就是尽早把房子装修好搬进去。”今年31岁的周世凯干活不惜力,挥动着铁锹湿透了背心。
务工、跑运输、养殖业是康乐村的三大支柱性产业。周世凯笑着说:“年轻小伙子和五六十岁的人都是增收路上的主力军。春天没闲人,大家不是忙着挣钱,就是在挣钱的路上。”
看着周世凯家的大新房,一墙之隔的邻居马应鹏羡慕不已。开春后,他就迫不及待雇来七八名工匠在院子里“折腾”起来。
马应鹏和周世凯家的收入主要是务工,每年从开春至封冻,除了上学的孩子,其他人或远或近,都在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添砖加瓦。
这两年,康乐村的村容村貌在农村环境整治的浪潮中大变样,周世凯和马应鹏家的老房子又小又旧,既影响村容村貌又赶不上生活需要。马应鹏说:“条件允许了,人也就有底气了,开春就想着赶快盖几间新房,不要影响我们村的形象。”
海原县三河镇团庄村是全镇种植蔬菜较多的村之一,村民开有龙和妻子开春后就忙着没消停。最近又是整田又是平地,抢时间、赶进度,种芹菜。
在三河镇辽坡村,村民杨梅是乡亲们眼中的“名人”“能人”。她流转了100亩地,已经全部种上了芹菜,最近带着村里闲散在家的50名妇女给周边村的乡亲种菜挣钱,一人一天能挣300元左右,开春以来仅靠种菜每人可收入近万元。
……
如今,在宁夏中卫,一个个“乡村故事”正描绘着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发展新图景。(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