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花一叶精雕百万移民史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一花一叶精雕百万移民史诗

来源:光明日报2023-03-19 15:53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两周年之际,由敬一丹、董浩演播,国实、张洁编辑,邢晓春监制的20集有声书作品《百万大移民》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阅读之声首播。光明日报社宁夏记者站站长王建宏所著的这部长篇报告文学,通过有声书这种全新形式的艺术性呈现,在广大听众和读者产生了热烈反响。边听边读,更觉《百万大移民》意蕴高远、扣人心弦,共情达意更为充分,情绪共鸣愈加激烈。

  有声书《百万大移民》

微信图片_20230316120312

  敬一丹播讲《百万大移民》

  在众多书写脱贫攻坚大业的文学作品中,长篇报告文学《百万大移民》体现出了聚焦精准、把握深刻、视野高远的突出特色。作者王建宏发挥其资深记者站位高、选点准、把握深的优势,聚焦于百万移民搬迁这一宁夏乃至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举措与成功实践,借此展开对脱贫攻坚壮阔全景画卷的书写。相较于同类作品,《百万大移民》主要在三个方面有突出价值与特点:一是把握住了移民搬迁这一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伟大创举与成功密钥,对西海固贫困之因与解困之策有清晰深刻的理论认知和书写把握;二是高站位大眼光与高精准的视角,呈现出更总体更高位更典型的观察视角与呈现效果;三是作品展现出了作者前瞻性、开阔性的认识、思考与志向。

9ef3a98eb409603ebdaa85f7667d6da

  《百万大移民》,王建宏著,阳光出版社出版

  从1983年的第一批“吊庄”移民,到“十二五”生态移民,短短几十年间,宁夏先后完成了123万余人的移民搬迁任务,全部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快速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在全球都是少见的。这种伟大实践雄健地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明显优越性与巨大创造力。作为中央党报的记者,王建宏很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对西海固贫困之因与解困之策有比于其他书写者更清晰深刻的理论认知和书写把握,他的写作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聚焦于移民搬迁这一主题,小开口、深分析,讲透讲好这个中国故事、中国方案。作者写西海固贫困之因时写道:“西海固的大量人口,是清代以来陆续自愿或者被强制迁移而来的。在这里,每平方公里土地理论上最多承载22人,却一度要养活142人,为了填饱肚子,人们只能以竭泽而渔的方式向生态要粮食。”“西海固贫困的根源,在于‘人’与‘水’‘土’等自然资源的错配。而移民的实质,则是将错配的资源重新组合、优化配置。”作者熟稔于移民历史与宏观政策,“1983年9月,‘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提出‘有水路走水路,有旱路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的方针。宁夏党委、政府制定‘兴河套之利,济西海固之贫’的政策,动员贫困群众搬迁到资源更为丰富、有灌溉条件的荒地上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基于这样的认识、判断与把握,作者以“百万大移民”这一解决宁夏“人”“水”“土”的错配矛盾的伟大举措为中心,书写宁夏的脱贫攻坚与时代变迁,把握住了西海固之所以能短期内实现脱贫背后的内在逻辑,也可以说是把握住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根本脉络,可见作者作为一位专家型媒体人的敏锐与识见。

  作者书写宁夏的脱贫攻坚,站位很高,把握很准,选点也很有代表性,既能看到历史成因,也能看到现实亮点,还能看到清晰未来。本书多处生动而丰富地讲述了西海固的贫困状况,写了搬迁后新的奋斗与收获,特别是把握住了黄河对宁夏的福泽,用了一大章《黄河水甜》书写黄河与宁夏脱贫的关系,实际上这也是宁夏百万大移民的基础条件,这一点是目前其他同类文学作品没有特别重视与倾力书写的。作者对于红寺堡教育理念的特别书写很见眼光:“在开发建设之初,红寺堡就树立了一种理念:越是贫困,越要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重要手段,改变命运,掌握未来。”并总结出了红寺堡在教育方面特有的状况:一是学校布局,二是师资结构,三是苦读苦教,四是不惜投入,五是教育正在从“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向内涵式发展。并着重用笔墨写了宁夏两所著名的扶贫高中——六盘山高级中学、育才中学及其学子的故事,这些都在宁夏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出了突出、独特而深远的作用。这种总结、把握与选材,能见出作者视角的独特、精准与深邃。王建宏的采访非常深入,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极大共鸣共情,比如:“蔚蓝,可以是大海,可以是天空,但也可能是噩梦的颜色。直到现在,只要听到有人赞美固原的天空特别蓝,刘克勤仍然会觉得浑身不得劲儿。是!天越蓝,太阳越大,就越不下雨。西海固人关于旱的噩梦,就是蓝色的。”作者对采访对象的内心体悟很深,对实践现场的观察很细,同时都很有情感倾注与心理体贴。比如,“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第一次看到黄河水流到自家田里,干涸的土地拼命吮吸着,发出‘嘶嘶’的响声,让人看了都觉得舒坦。”

  本书还体现出作者更前瞻宽博的认识、思考与志向。通过《他乡故乡》一章来阐述移民文化融合与认同的过程:“通过近40年时间,在大战场镇、闽宁镇、红寺堡区等地,形成一种全新的移民文化。移民融入的过程,是从物理空间的位移到精神园地的完整重构,其背后,不只是不断更新迭代的住房,更是精神家园的重建——此心安处是吾乡。”“经历了几十年时光雕刻,当新移民们在新的乡土生根发芽,故乡与他乡,早已融为一体。”这是目前我读到的同类作品中对移民精神家园叙写最重视的文本,我曾在点评其他作品的颇多优点后提出过一点批评意见:“在对脱贫群众的精神转化轨迹的表现方面还不够有意,对物质脱贫后人们面临的精神与文化平衡、适配与安顿方面的新状况、新问题等还没有述及,作品中未见思考努力与思考性成果的表达与体现。”而于《百万大移民》中,我看到了作者的着意与努力。更欣喜的是,作者还总结提炼出来“移民精神”,“相似的苦难与奋斗历程在移民内心产生了共鸣和情感认同,移民精神渗透到更多人心里,甚至开始代际传递。正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构成了移民文化的刚性特征。”可谓准确深刻,意义重要而致远。另一方面,作者更是将眼光放到了中国乡村的未来,着眼于共同富裕这个我们党的新的伟大任务,作者由西海固而出,探求写出中国西部乡村的未来方向。“不论是当下的乡村振兴,还是未来实现共同富裕,我将继续追踪记录‘百万移民’,以期从123万个故事中,读出西北、西部乃至中国乡村的未来。”作者宣示出了自己不息的志向,走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未来,新征程与新书写一定会更精彩!

  (作者:王佐红)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成为“致富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