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银川金凤区: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宁夏银川金凤区: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3-03 09:40

  近年来,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支部领办、村企结对、产业延链、资金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由“单一型”低层次向“多元化”高水平发展转变。辖区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到5700余万元,经营性收入达3300余万元。20个行政村中,45%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黄河东路街道盈南村集体经济总量突破1000万元。

  近日,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魏家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人头攒动、喜气洋洋,“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魏家桥村股东红利分配大会”红底白字的横幅显得格外耀眼。“你能分到多少?”“还不知道,应该不少吧。”……等待分红的群众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互相寒暄着。“从2017年到2023年,我们村集体购买营业房,平均每年能分红4500多块钱,今天我们家分到了5530元,我心情十分激动,孩子学费有着落了!”在拿到分红的资金后,股民代表高兴地说。

  类似的分红场景,在双渠口村、满城北街平伏桥村等地也陆续上演。自2017年以来,金凤区在部分搬迁上楼村推行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资产100%量化到每一位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产变成了股份,村民变成了股民,实现了户户有权,按股分红。

  “离家不远就能免费体检、就诊,真是太方便了!”村民马伟龙一大早就来到医院领取体检卡,按照体检顺序开始一系列的检查。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一直忙着没顾上体检,刚好这次村上给大家安排了体检项目,节约了去医院排队的时间,特别方便。

  近日,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双渠口村为917位5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免费体检卡、就诊卡,用实际行动关爱村民健康。而在金凤区为村民发放就诊卡、体检卡仅仅是各村多种福利保障的其中之一。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股份分红、助学奖学金、医疗保险补助等,这些触手可及的福利涵盖了医疗、教育、养老等各方面,让全体村民持续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注意了,不能碰到土,像这样就行了,这是最标准的。”在金凤区丰登镇和丰村产业园区的羊肚菌种植大棚,大家正忙着采收羊肚菌。放眼望去,羊肚菌破土而出,一簇簇、一朵朵铆足了劲往上长,象牙白的菌柄撑起棕褐色的菌盖,鲜嫩肥厚。

  宁夏稼禾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说:“我们羊肚菌种植大棚去年是18座,今年已经有48座了,从收购价格看,一座棚产值可达4万元,而且在棚内务工的村民人均收入也从去年的2万元增加到了4万元。”同时通过企业示范带动,逐步扩大羊肚菌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真正让村民做到了在家门口务工挣钱。

  近年来,金凤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强村富民产业,以一产为基础,接“二”连“三”发展,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的同时,也让村民搭上了“致富顺风车”。金凤区良田镇通过组织联建、工作联动、产业联营、市场经营的“多村一体”发展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发展产业上万亩,稳定务工130余人、年增收400余万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加6万元。和顺新村田间蔬菜交易市场现已成为银川市最大的西红柿田间交易市场,年度交易额超2亿元,实现村民增收约850万元。金凤区丰登镇争取各类产业资金7480万元,实施设施农业产业园、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等项目,建成设施温棚278座,占地面积765亩。通过打造“利思田园密语生态园区”,每年为村民带来土地流转收入达6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业25户。

  据了解,金凤区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抢抓政策机遇,建立由金凤区农业农村局和水务局牵头,金凤区委组织部、财政局、审计局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为项目组织实施提供必要的规划指导、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政策宣传等服务支撑,推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同时,高效用好各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持续强化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模式,通过自主经营、资产出租和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不断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以来,金凤区共争取各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8个,争取项目资金181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增收途径不断拓宽。目前,金凤区已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生动局面,增收形式愈加多样,村集体经济逐渐形成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通讯员 虎洋)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

  • 第十九届文博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