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TCL中环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落户宁夏银川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TCL中环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落户宁夏银川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2-20 17:07

  2月15日下午,宁夏银川经开区管委会与TCL中环就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及配套项目建设投资达成合作,聚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光伏产业基地。项目成功签约,对自治区、银川市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既是银川建设“中国新硅都”的重要支撑,也是政企双方共同拓展光伏产业发展版图的重要举措。

  据悉,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及配套项目是TCL中环在银川经开区投资建设的第二个重大项目,2021年正式投产的中环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是目前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慧程度最高的单晶硅生产基地,项目从开工到产品下线,用时不到300天。作为其产业链延伸配套项目,年产 35GW 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及配套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 176 亩,总投资 41 亿元,整体规划G12硅片产能35GW,预计今年2月18日开工、第四季度建成投产,届时,TCL中环在银川经开区的项目总投资将超过200亿。

  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将依托宁夏光伏资源和TCL中环领先的技术优势、先进制造能力,继续发挥TCL中环G12 产品技术优势及工业4.0设计理念,进一步推动G12产能提升,实现人均劳动生产率相较于传统工厂提升150%,满足日益增长的差异化、客制化产品需求,以智慧工厂,赋能银川“中国新硅都”建设。

  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双轮驱动下,银川经开区光伏产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成为可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领先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自治区、银川市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近年来,园区抢抓国家实施“双碳”和自治区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重大战略机遇,瞄准光伏材料发展的重大契机,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配套条件、集聚效益等优势,有力有序推动光伏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隆基绿能、TCL中环、浙江晶盛、蓝思科技等全球领先的头部企业先后落地建设了一批富有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的大项目、好项目,光伏全产业链基本形成、关键技术行业领先、绿色低碳优势明显,初步构建了产业集群化、产业链较为完备、产业配套齐全的发展格局。

  银川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将围绕自治区两会上提出的打造十条产业链和一个“千亿园区”目标,抢抓“双碳”窗口期和关键期,深入研究光伏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布局上下游各板块产能,推动硅棒产能达到200GW、切片产能达到100GW、电池产能达到50GW、组件产能达到30GW,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新高地。(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通讯员赵月婷)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走进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