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项目一线|历经118天 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解决“卡脖子”工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项目一线|历经118天 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解决“卡脖子”工程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2022-12-16 10:02

输水管道是如何遁地穿透高97米,纵深630多米的大山的?12月13日,记者跟随宁夏水发集团工程师进入海原县境内的大山腹地,一探水利工程如何利用水平定向钻技术破除压力管线敷设中的“卡脖子”工程。

西安供水工程是海原县的民生工程、环境工程、灌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若从高空俯瞰,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呈现的是“长藤结瓜”的布局设置。70余公里的输水压力管道如瓜藤,高处穿山越岭,低走河谷川道,逶迤前行,11座蓄水池连接在“藤蔓”上,或大或小,次第布排。整个工程的使命,是每年将200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输送到海原县关桥、西安及海城3个乡镇12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农田里。为确保完成明年向关桥2.5万亩灌区供水,项目建设今冬未停工,1泵站到3泵站之间的输水管道铺设、泵站修建、蓄水池的建设都在有序进行,沿线的农田里依然有人忙碌地架设温棚支架,只待明春水到润大地。

寒风凛冽,尘土飞扬。“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输水管的2号拉管段,拉管距离630米。”宁夏水发海原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岩说。这处施工点在半山腰,向下望去,1泵站主体完成,与渡槽惺惺相惜,黑色水管从山底攀爬而上,下穿同海高速。眼前,5台大型起吊机提起直径1.2米的水管,半截已躺在管沟内,缓缓挪动,泥浆不断从山体管孔中流出。“整个扩孔最大直径1.65米,3根焊接好的管道被山对面的机械向下斜拉,最终贯穿,整个拉管过程大概需要50小时。”而这项在记者看来像给大山“穿耳洞”的过程,从可研初设、反复比对方案、专家指导到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实施,用了118天。

与中南部城乡安全饮水工程类似,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实施中面临的最大难点是,加压输水管线系统距离长、扬程高、管线多起伏。其中一泵站8公里压力管线,沟壑纵横、山多坡陡、地形复杂,被定义为工程建设一级复杂场地,是整个工程的“卡脖子”关键控制点。宁夏水发集团经过科学论证、比对,最终决定实施水平定向钻拉管作业,让输水管道遁地钻山,与山外地埋管道相接,将水扬入其他泵站,达到减少安全风险、降低投资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的实质效益。

“整个工程有13处拉管段,2号段最艰难。因为山体构成较复杂,管线要穿越尖山墩东麓活动断裂带,管线走向与活动断裂近乎正交,砾岩层为泥质胶结,容易产生塌孔等问题。因此,实施的时候选派了国内顶尖的专业拉拖队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流程,对每一扩孔进行验收,具备条件再进行下一级扩孔;回拖时不断进行孔内清淤,防止塌方和局部塌方。”杨岩说。

宁夏水发集团副总经理王存福告诉记者,12月14日,中部干旱带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拉管段顺利贯通,工程最艰难的部分完成。目前,工程整体工程形象进度89%,完成投资3.3亿元;供电工程塔基已经全部完成,正在组装施工,计划1月底完成水泵机组安装调试,2月底完成调试运行,计划3月底具备通水条件。(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 建设未来乡村

  • 世乒赛:孙颖莎女单夺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