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泾源:寻找千年萧关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宁夏泾源:寻找千年萧关道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30 17:24

  丝绸之路上,有这样一个关隘,北靠瓦亭长峡,南临三关要塞,六盘山横亘西侧,泾水蜿蜒东去,古瓦亭城群峰环拱、四达交驰,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曾经是“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古战场,有“铁瓦亭”之称,为兵家扼要之地。它就是历史上的瓦亭古城。

  瓦亭古城位于宁夏泾源县大湾乡境内,六盘山东麓,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的关隘,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萧关就在此地。

  从县城出发,由南向北一路前行至大湾乡瓦亭村,344 国道穿村而过。在国道南,就到了秦汉四大名关之一的萧关遗址了。

图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这是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塞下曲》,这里的萧关在古代声名赫赫。它在“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四关之中称为“关中”,见证了过往血雨腥风、金戈铁马的岁月。

  站在新修的萧关文化园,巍峨耸立的汉阙门没有了边关狼烟的肃杀,一派寂静。阙门上,“萧关”两个大字遒劲有力。

图片

  登上萧关城墙,每一块秦砖汉瓦,仿佛都诉说着它不朽的神奇。

  年近70岁的萧关文化园管理员张杰十分热心萧关保护工作。站在城墙上,他动情地讲述起了这里的繁华与沧桑。“从秦朝到唐朝,瓦亭县在历史上变过几次名字,也叫过乌氏县,到北宋以后,瓦亭就成寨了,也是一个驿站。”张杰说。这个地方始终是一个军事雄关,那边有秦长城,这边有明长城,东边上不来,西面下不去,所以萧关军事雄关的价值就在于此。明长城东城门叫正平门,寓意为保卫甘肃的镇原和平凉;南门叫隆化门,隆化指的是隆德县,泾源过去叫化平县,所以叫隆化门;西城门叫巩固门,就是保护固原安全。

  文化园的对面就是瓦亭古城。旧城已是残垣断壁,只剩下一道道厚重高大的土墙。登高俯瞰,古城轮廓清晰可见。

  “你看那个黄色的土堆就是烽火台,军事情报就是通过烽火台传递的,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张杰说。

  萧关文化墙上镶嵌着汉代以来描写萧关的诗词。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到岑参“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的豪迈,从贾岛“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的悲凉再到卢纶“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的无奈。萧关,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也成就了无数文人的军旅情结。他们望关山而长啸,溯泾水而歌咏,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文,给阳刚的萧关平添了几分柔美。

  浮雕上记录了史上众多军事家、文人墨客在这里的印迹,构成了一幅文化长廊。行走其中,犹如畅游在历史长河里。

图片

图片

  张杰时常登上城墙,遥望古迹,畅想未来,他有一个愿望:“我喜欢这个地方,就力所能及地把这个地方保护好。未来希望这里再好好开发一下,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发展,让周边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那些湮没于黄沙中的长城残垣上,那些残破却威严挺立的垛口烽堠上,记录着昔日的悲壮与荣耀。“时危多战垒,猛将守萧关”和熙熙攘攘的丝绸之路早已被草木和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所替代。

图片

  丝路萧关道,巍峨瓦亭城。前不久,瓦亭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如今,萧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这片土地上,既留下了人类艰难跋涉的足迹,也弥漫过铁血厮杀的战争风云,还有无数牵动情肠的咏叹与悲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通讯员 于少霞、赵文强)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年古镇摆起长街宴

  • 台风“麦德姆”在广东湛江登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