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聚开放共识 成就华彩十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宁”聚开放共识 成就华彩十年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09 09:17

  11月5日,“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6.2展馆内,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设的“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成为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辉煌成就的一扇“窗口”。

  在这扇窗口里,由宁夏商务厅牵头组织实施的宁夏对外开放成就展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诉说着“宁”聚开放共识所成就的华彩十年。

  一件展品,浓缩着开放型经济的稳步提升

  “这个应用于哪些领域?”看到展区上摆有耐特菲姆(银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滴灌产品,不少参展商和观展者都颇有兴趣地咨询。

  耐特菲姆这一展品,是宁夏开放型经济稳步提升的“代言”。2016年,耐特菲姆全球第17家工厂在银川正式投产。企业通过专业的农艺、灌溉、温室技术及供应链能力,为农业、温室、园林景观及矿业等行业提供综合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和点到点“交钥匙”项目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抢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机遇,采取多种措施,有力促进了外贸持续稳定发展。

  十年间,宁夏贸易规模迈上新台阶。2012年至2022年上半年,全区进出口总额共计完成2413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4.83%,其中出口1814亿元,进口599亿元;全区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7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3%;宁夏主体在36个国家和地区新设境外投资企业71家,对外直接投资额44.5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3.5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外派4211人。

  近年来,宁夏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外贸稳外资决策部署,加大“走出去”“引进来”工作力度,开展线上线下国际市场开拓活动,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出台一系列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营造法治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据统计,今年1至9月,宁夏实现进出口199.5亿元,同比增长66.2%,增速排名全国第1位。截至9月,宁夏进出口连续21个月保持正增长,连续15个月保持30%以上高位增长,今年连续5个月排名全国第一。

  2021年全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29家,较2012年增长163.64%;2021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额较2012年增长72.3%。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增长的同时,外商投资产业布局也在持续优化。宁夏不断引导投资更多地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倾斜。

  今年8月18日,2022跨国公司高管及驻华外交官宁夏行投资推介会在银川举行。来自25家跨国公司、部分国家驻华使领馆及商协会的60多名代表出席推介会。当日共签约合作项目16个,签约金额24.3亿元,涵盖新能源、加工贸易、资产投资、石油化工、污水处理、金融业、制造业等领域。

  一个时光轴,悉数开放历程上的种种“突破”

  穿越“时光隧道”,写有“内陆腹地 开放前沿”的大屏背后,一条“宁夏开放这十年”的时光轴上,可以悉数看到近三年宁夏在开放历程中的种种“突破”。

  2020年,宁夏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共同签署《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建设合作协议》。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宁夏货运班列首发班列在中卫运行。2022年,宁夏首家RCEP项下出口商获批;宁夏首个海运集装箱箱管点——天津港银川海运集装箱箱务管理中心在银川国际公铁物流园正式挂牌运行。

  通道,是开放的生命线。今年10月12日,由塞拉利昂共和国发出的3780吨铁矿石经海运、铁运接至宁夏宁东铁路管内专用线,最后运输至中卫市的宁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本次“铁海公”联运,为宁夏企业外贸货物运输提供了新的物流路径选择。

  利用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机遇,宁夏通过充分优化口岸布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多向发力,多点开花,持续拓展对外开放通道。先后开行西向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到中亚、西亚,北向经二连浩特至蒙古国、俄罗斯国际货运班列,南向经西南省区至东南亚陆海新通道班列,东向至天津港铁海联运班列。

  统筹推进陆海开放通道,高效提升空中开放通道。截至2021年底,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共有驻机场运营航空公司29家,驻场运力25架,开通了88个城市的136条航线,全面实现了开通直飞所有省会城市和28个区域枢纽城市。

  一个平台,凝聚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

  站在展区一角,共建“一带一路”裸眼3D视频,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将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传承友谊 深化合作 互利共赢 促进发展”的办会宗旨传递给了参会嘉宾。

  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博览会,坚持“中阿共办、部区联办、民间协办”会议机制,已成功举办了五届。

  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共有112个国家和地区、24位中外政要、318位中外部长级嘉宾、6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会参展,累计签订各类合作项目1213个,涉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能源化工、生物制药、装备制造、基础设施、“互联网+医疗健康”、旅游合作等多个领域,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凸显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级国际性平台功能。

  在有关国家部委大力支持下,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平台培育的“种子”落地生根:中阿技术转移中心、中阿商事调解中心、中阿联合商会联络办公室、中阿农业技术转移中心、中阿医疗健康合作发展联盟等一批中阿多双边合作机构落地,进一步拓宽了中阿合作渠道。

  利用农业农村部赋予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农业技术转移中心”职能,约旦海外分中心将“小种子”送上了市场大舞台;吉尔吉斯斯坦建设了冬季设施蔬菜栽培的试验示范基地。

  2016年以来,中国向埃及示范转移了成套智能化节水设备和技术体系,全程实现手机App智能控制,种植椰枣、甘蓝等,综合节水达到22.5%以上。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已相继共建了阿盟、埃及、阿曼等8个双边技术转移中心。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经贸合作为核心,以科技和农业合作为支撑,逐渐深化扩展至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金融、旅游合作等领域,推动中阿合作走上了可持续、创新、共赢的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也就对外开放作出了明确部署。下一步,宁夏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升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国家级平台影响力,推进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取设立中国(宁夏)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和机制,实施争取国际知名企业入宁、央企入宁计划,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成为“致富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