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银川公安: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宁夏银川公安: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9-23 17:00

  十年来,宁夏银川市公安机关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驱动,忠诚使命、踔厉奋发,忠实履行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为纵深推进更高水平平安银川建设贡献公安磅礴力量。

  平安是国家发展基石,是百姓福祉所系。

  坐落在金凤区的大阅城商圈“夜经济”活力迸发,个体从业人员王立强是九年前从河南来银川从事餐饮工作的。几年来,他对治安环境的变化感触颇深:“银川是一个很有安全感的城市,民风淳朴、治安良好,我的很多老乡都愿意来这里投资做生意。”

  十年来,银川市公安机关始终将维护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扛实主战主责,直面大战大考,圆满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相关工作任务,高位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有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坚决捍卫政治安全,以高度敏感敏锐,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四联三防”建设实现人员密集场所全覆盖,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牢牢守住暴恐案事件“零发生”底线。建成自治区首家反恐安防体验馆,助推反恐防恐工作提档升级。

  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一举打掉涉黑恶团伙32个,破获案件87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59名,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约25.91亿元。“一办两室八组”运行机制得到陈一新同志充分肯定。

  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市广大公安民警辅警尽锐出战、越是艰险越向前,用“最美逆行”守护万家安宁。截至目前,完成全市280余万实有人口大起底、6批次大范围人员核酸检测,破获涉疫案件381起,查验过境车辆4760.7万余辆次、人员9298.3万人次,疫情风险得以精准控制。

  平安重千钧,亮剑得民心。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公安机关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

  今年1月,银川市发生多起利用黑科技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盗刷银行卡的违法犯罪案件,群众反映强烈。办案民警循线追踪、全力攻坚,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案件成功告破,银川公安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十年来,银川市公安机关聚焦人民群众对平安品质的更高期待,一体推进预防警务、融合警务、规范警务、民生警务建设,充分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着力强化打防管治各项措施,稳定红利持续释放。截至目前,刑事案件、八类案件、盗窃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0.71%、24.63%和36.40%,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3.29%,命案发案同比下降25%,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平安已成为银川最靓丽的名片。

  严格落实社会面巡逻防控“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实体化运行街面警务站,高密度设卡临检、地毯式清查整治、全覆盖巡逻防控,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治安震慑力、掌控力显著提升。

  创新建立压降发案集中攻坚暨“晾晒比促”竞赛新机制,高压严打“盗抢骗”“黄赌毒”等突出违法犯罪,破获“11.11”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5.20”特大组织领导传销案等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案件,有效净化社会环境。

  成立全国首家市级实体化“反诈联合实验室”,打造运行高效的一体化作战平台,持续“破小案”“断两卡”“打帮信”。压紧压实市县两级联席办成员单位责任,推出西北首个“警银保”警企协作反电信网络诈骗责任保险,全力推动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目前,电诈案件立案下降31.14%,破案同比上升28.54%。

  紧盯群众最痛恨的养老诈骗,健全完善“一案一专班”责任制,全要素、全手段开展侦查,确保打击治理和追赃挽损同向发力。截至目前,全市刑侦部门共立案24起,破案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挽损26.92万元,涉案金额共计3818.95万元。

  坚定“命案必破”的信心和决心,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快侦快破现行命案,奋力攻坚命案积案,积极防范命案发案,最大限度减少现实危害。

  巩固深化“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大收戒”“清源断流”等系列专项行动,严打毒枭毒贩、严控制毒物品、严堵运输通道、严管重点行业,最大限度减轻毒品社会危害。侦办的“09.06贩卖毒品案”成为全区首起涉毒“自洗钱”犯罪成功判例。

  扎实推进“昆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厉打击各类突出经济犯罪,着力化解经济金融领域安全风险,努力营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近年来,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1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85人,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05.5亿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