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6日,历经1386天的艰苦掘进,西北在建客专第一长大隧道、新建银兰高铁中卫至兰州段最后一座隧道——香山隧道实现贯通,标志着银兰高铁中兰段施工进展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线建成开通奠定坚实基础。
香山隧道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全长17.763公里,横贯香山山脉,穿越9处断层、4处浅埋富水段,最大埋深380米,最浅浅埋19米,涵盖岩溶、岩爆、高地应力、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软岩变形、上第三系含水弱胶结砂岩等不良地质,是全线控制性工程。由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设计、中铁北京工程局施工。
隧道2018年10月19日开工,采用长隧短打的方法,分5道斜井、10个掌子面、24小时同步循环作业,先后实现六次“会师”。起初建设者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已经挖通了10多公里,快的时候出口单月掘进达到182米,连续4个月掘进超千米。2020年9月4日,隧道1号斜井至2号斜井突发流砂,存在561米的上第三系含水弱胶结砂岩。砂岩为粉细粒结构,成岩性差,泥质弱胶结,受水浸润或浸泡,围岩软化,施工扰动后呈蠕变流态,极易导致掌子面前方及拱背围岩滑塌。这种带有泥沙的黄泥水,硬生生将挖好的隧道倒退了20多米,导致施工陷入困境。这一难题也曾在兰渝铁路的胡麻岭隧道出现过,胡麻岭隧道最后的173米“世界级难题”挖了整整6年。如果说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难“啃”的硬骨头,银兰铁路中兰段香山隧道则是世界上最难“吃”的“软豆腐”。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持续做好“六保、六稳”工作战略部署和国铁集团党组部署要求,将解决这一难题作为“党员攻坚工程”,自2021年6月起,先后10次邀请多名国内隧道专家到现场“会诊”,结合现场情况实践论证了近10套方案,最终确定并实施了“帷幕注浆加固+地表降水”施工技术方案,同步大力开展了“争先创优做贡献、百日攻坚立新功”等实践活动,组织业主、施工、设计、监理、检测等单位成立党员攻坚队,安排党员干部驻守现场督导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各类问题,齐心协力促使香山隧道早日贯通,形成了融合、融通文化,弘扬了新时代长征精神。
据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姚建青介绍,为了实现了香山隧道贯通目标,兰州局集团公司在攻坚战中,建立并实行工作专班机制,由集团公司主管副总经理亲自组织,严格落实了日对话、周小结、月通报制度,组织召开了102次对接会,协调解决了上第三系含水弱胶结砂岩段预加固方案、隧道洞口及桥梁边坡危石防护方案、无砟轨道裂缝整治方案等215件问题。
中铁北京工程局中兰项目部依据施工技术方案,坚持强超前、满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等原则,认真做好地表降水的持续检测统计和分析,严格落实超前地质预报、落实帷幕注浆、超前注浆小导管、预留核心土开挖等措施。建立信息化动态管理系统,开展智慧化工地建设,24小时盯控现场安全质量,加强施工力量,优化工序衔接,全力以赴推动施工作业。
“香山隧道是我工作14年来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条隧道,1号斜井出现涌砂、涌泥、塌方,最大一次溜塌达到800多立方米,连续7个月进尺仅有10余米……3号至4号斜井最大涌水量一天高达3400余方,超出正常涌水量高达14倍之多,相当于一天蓄满一个水立方。今天,我们终于胜利了!”中铁北京工程局中兰铁路项目经理李军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据悉,银兰高铁中兰段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京呼银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核心区域内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线路东自中卫南站引出,西经兰州新区接至兰州枢纽,全长219.976公里,其中宁夏段46.213公里,桥隧比约88%,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建成通车后,将打通我国西北地区连接华北、东北地区缺少快速客运通道的瓶颈,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银兰高铁中兰段预计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届时,中卫至兰州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5小时缩短到1小时左右。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通讯员 黄贵彬、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