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访宁夏罗山:生态修复抚平“伤疤” “母亲山”重现生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 正文

探访宁夏罗山:生态修复抚平“伤疤” “母亲山”重现生机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7-28 15:30

探访宁夏罗山:生态修复抚平“伤疤”“母亲山”重现生机

  图为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寺堡区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宁夏红寺堡7月28日电 题:探访宁夏罗山:生态修复抚平“伤疤” “母亲山”重现生机

  中新社记者 于晶

  7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驱车盘旋而上。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洪积扇荒漠草原、灌丛草地、针阔混交、针叶纯林、高山草甸等丰茂的植物资源描绘出壮美的“罗山叠翠”景象。

  站在罗山之巅好汉峰,峰峦叠嶂,苍翠如染。从事护林工作36年的护林员董川告诉记者,以前可不是这样!他刚守罗山时这里还是“山干石头红,牛羊满山跑”。由于罗山周围农牧民大量放养山羊,导致罗山生态严重恶化,植被被严重破坏。

  21世纪初,罗山开始全域封禁,山下的村庄陆续迁走,罗山开始远离人类活动的干扰。从那时起,罗山一年比一年绿,特别是林草最茂密的好汉峰周围,还吸引来了不少野生动物。“这几年,巡山时就遇到过野猪、豹猫、鹅喉羚等动物。”董川激动地说。

  董川所守护的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三大天然林区之一,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它为宁夏中部干旱带群众撑起了生态“保护伞”,对于构筑西北、华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也具有重要意义。据测算,罗山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涵养水源1138.27万立方米、保持水土269.20万吨。

  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710公顷,最高海拔2624.5米。从高空俯视,罗山像一座被“旱海”包围的绿岛,有“旱海明珠,荒漠翡翠”的美称。

  2002年,罗山自然保护区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后相继开展了天然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退牧还草、保护区基本建设等一系列大型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条件明显改善,重现了昔日的翡翠之绿。

  “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盖房子、烧火、取暖都要用木材,山上的树长起来一茬就会被砍掉一茬。”曾经住在罗山脚下的贺满孝对几十年前的林区“乱象”记忆犹新,“时间一长,要么降水减少,要么一下雨就是严重的水土流失。”

  “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罗山西麓启动大规模生态移民搬迁,这些年罗山恢复的越来越好了。”在贺满孝看来,罗山自然保护区近十多年来严格的守护管理效果明显,用眼睛就能看得到。

  如今,罗山的林线已从原来的海拔2000多米下降到1800米左右,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逐年向好,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目前已成为宁夏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

  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多年来,罗山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治理为辅,罗山森林覆盖率由建设之初的9.61%提高到现在的18.13%,保护区林草综合盖度由“十五”时期的30%增加到目前的70%以上。活化传承着418种高等植物、221种脊椎动物和1008种无脊椎动物的遗传基因。物种资源丰富度明显增加,赤狐、豹猫、鹅喉羚等珍稀动物成了保护区的“常客”,蒙古扁桃、中麻黄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数量和分布范围,逐年扩增。

  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母亲山”的罗山,随着生态的不断恢复,已成为重要的生态地标,在褐黄的西北大地上印上了一个绿色的“大脚印”,守护着一方水土、静享着一份安宁。(完)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韩国

  • 习近平抵达韩国受到热烈欢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