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镇宣讲家”,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要闻 > 正文

“小镇宣讲家”,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7-22 09:20

  “马老师的课说啥都得去听。俺听他讲怎么引导娃娃合理使用手机,娃娃现在真的不打游戏了!”“去年因为家庭琐事和爱人闹得不愉快,听完宣讲也学会了如何有效沟通……”群众口中的“马老师”就是百姓宣讲团成员马忠涛。

  近年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胜利镇将基层理论宣讲作为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有效途径,找准着力点、把握新特点、拓展新平台,推广“5533”基层理论宣讲模式,以分众化实现大众化,推动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

  “五”级联动,充实宣讲“师资库”。

  聚焦“谁来讲”,该镇整合辖区优质宣讲资源,组建起一支由党校和共驻共建单位、镇党委班子成员和优秀干部代表、社区支部书记、社会组织志愿者等20名精干宣讲员集结而成的“五级”宣讲分队。宣讲团成员立足自身特色,通过语言通俗、故事性强、富有感染力的宣讲,让受众群体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今年以来,全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68场次,受众1500余人次。

  “五”色课程,凸显主题“关键点”。

  “我叔父牺牲时年仅21岁,他们那代人把生命看得很淡,把奉献和责任看得很重。”近日,作为胜利镇“红课堂”宣讲员,一等功臣退役老兵蔡国结合亲身经历,讲得生动形象,居民们听得认真仔细。

  “我们要努力用理论宣讲的‘小菜单’精准对接群众的‘大需求’,努力实现‘随时都可以开讲,随时讲都能受欢迎’”。胜利镇党委书记丁爱华介绍,胜利镇围绕特定宣讲主题,出炉党的理论方针、社区治理、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法律普及和实践教学等“五色课程表”,内容丰富、“干货满满”的主题课程使群众在政策上实现“解渴”,思想上得到“解惑”。

  “三”类阵地,定制套餐“总基调”。

  在基层理论宣讲中,仅仅配齐配强宣讲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拓展离居民尽可能近的宣讲阵地同样十分关键。

  “以往专题讲座形式的宣讲存在场地受限、人员受限、居民难接受、宣传效果差等问题。”胜利镇朝阳社区党委书记马园园说,朝阳社区将宣讲阵地开设在楼院,打造“旮旯课堂”宣讲模式,在休憩亭、健身场地等党员群众聚集区域以“拉家常”的方式讲政策、说理论。

  “党代会中提出了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其中很多与我们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等,我们能深切感受到自治区党委对百姓生活的重视和关心……”胜利镇富荣社区通过搭建指尖上的宣讲“屏”台,开展互动式的红色直播宣讲,将“时政事”讲成“身边事”,将“大道理”讲成“小故事”,为辖区党群带去实实在在的思想“干货”。

  近年来,胜利镇线上开设“茶几课堂”“庭院课堂”等百姓的“身边课堂”30余个,线下利用大喇叭、“红色直播”、微信视频号等架设“空中课堂”,让理论知识“入院可听”“随时可感”“触手可得”,满足党员群众多元化需求。

  那如何进一步打破时空限制,让居民群众随时随地听宣讲?答案就在“移动学堂”里。

  现在胜利镇新华社区“挎包敲门”志愿宣讲队带着理论知识深入居民楼院进行宣讲,送学上门实现了由居民“跑腿”听报告向宣讲员入户“拉家常”的转变,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

  “三”式教学,激活课堂“最强音”。

  “这种形式比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宣讲方式,更符合老百姓的‘胃口’!”在上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73岁的“剪纸达人”殷全忠与社区剪纸爱好者围坐在一起,共同绘制剪纸作品。在他的指导下,社区居民细心裁剪,一幅幅寓意宁夏人民在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康庄道上阔步前行的美好景象跃然纸上。

  “我比较喜欢剪纸,所以我现在就想利用手中的剪刀去反映新的内容,这次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刚刚开完,我就在考虑要怎么表现,所以我就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图样来宣传学习相关内容。”殷全忠介绍道。

  该镇以创新学习载体为依托,以普及特色理论为目标,推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三种理论宣讲教学方式,在“一人讲、大家听、满堂灌”的“说教式”宣讲中融入快板说唱、小品曲艺、视觉艺术等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元素,让群众坐得下、听得懂、记得牢,真正把党的政策宣传到群众的心坎里。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通讯员 王晓芬)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