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班牙迎来“宁波时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波> 要闻 > 正文

西班牙迎来“宁波时刻”

来源:甬派客户端2025-09-27 17:45

  甬派客户端记者 单玉紫枫 黄金

  甬派君有话说

  当鼓楼钟声撞响弗拉门戈节拍,当东钱湖粼粼波光映照丽池公园翠绿——这场“光影之约”,早已不只图片陈列,而是跨越山海的城市共鸣。

  从柬埔寨“微笑”相认,到中东欧汉服打卡;从孟加拉镜头定格,到摩洛哥箜篌绕梁。“光影里的宁波”携8000年文明,以“百企百展”为钥,先后打开46万人次的心灵之窗,写就世界文明互鉴的大文章。

  当宁波遇见马德里,镜头再续新篇。这里不仅能看见宁波的过去与现在,更能触摸到中外文化携手向前的未来。

  这样的“宁波方案”,一定值得期待!

西班牙迎来“宁波时刻”

  当地时间9月26日傍晚,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热闹非凡。随着中西交流互鉴的图形印合盖一起,“光影里的宁波”特展正式开幕,西班牙迎来了专属于宁波的文化时刻。

  本次特展作为“光影里的宁波”西欧首秀,精选26幅摄影作品,共分4大篇章,各具特色。鼓楼的飞檐与马德里罗马钟楼同框,东钱湖的波光映照着丽池公园的树影,开渔节的千帆与西班牙古法捕鱼船交替出现。我们通过镜头观察世界,也被世界通过镜头观照,在光影中双向互视,在互鉴中文明对话。

  002_副本.jpg中外嘉宾以定制图形印开启特展。

  来自联合国旅游组织、中国驻西机构、西班牙政府官员及各界代表、在西商协会、当地媒体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驻西班牙记者等百余人出席了开展仪式。

  “两种文明的共鸣太奇妙了。”西班牙加的斯皇家艺术学院院士佐尔坦笑道,“我是宁波的老朋友了,今年5月刚刚受邀参加‘印绘东西’艺术展,还带着5个艺术家团队到宁波参观考察。现在你们又来到了我们这里。”他举起手机,镜头定格在天一阁秦氏支祠戏台与弗拉门戈的舞蹈对比图景上。

  西班牙中西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米格尔·桑斯指着照片上宁波的建筑细节说:“这和高迪的曲线美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该板块通过对比摄影,展现两座港城的古今交融。

  001.jpg“光影里的宁波”吸引西班牙观众驻足。

  “光影里的宁波”由宁波市对外传播中心与中国外文局中东欧及中亚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主办,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驻马德里旅游办事处给予大力支持。

  “光影里的宁波”自2024年5月在柬埔寨首展以来,已在五大洲19个国家落地,近46万人次观展。透过影像,走进另一种文化、体验另一种生活、理解另一种价值观,令文明的活水开始流动,世界在更深远处彼此相连。

  003.jpg现场展示的“一米空间”文化驿站一角。作为“小空间大交流”的创新载体,它将设置在西班牙最大的餐饮集团多家门店。

  现场还设置了“一米空间”互动区和非遗展示区。图形印印刷体验台前,西班牙学生劳拉·鲁伊斯小心翼翼地触摸竹帘风铃:“第一次触摸中国竹帘,感觉像在与历史对话。”一旁的团扇绘制、香包编织工位前也排起长队。

  “巴掌大的书签,装下了宁波的千年故事。”市民卡洛斯·贝尔蒙特翻看着文创产品,忍不住称赞。

  004.jpg特展开启仪式现场还进行了汉字棋对弈和非遗展示。按照协议,汉字棋将进入马德里5所华文学校。

  天色渐暗,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依旧人头攒动。西班牙摄影师何塞·路易斯正对着一组宁波老巷照片调试镜头:“这些光影里的细节,比任何文字都更能说明宁波的魅力。”

  从建筑对话到非遗互动,从图片展示到合作落地,这场跨越亚欧的文化之约,让宁波的名字在马德里的秋色里愈发清晰。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进入建成通车倒计时

  • 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