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档案日,来听这群“兰台人”的幕后故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波> 要闻 > 正文

国际档案日,来听这群“兰台人”的幕后故事

来源:甬派客户端2024-06-09 16:27

  甬派客户端​记者 滕华

  “兰台传后世,鉴古照千秋”。兰台,古时档案典藏之处,后世档案工作者常以“兰台人”自称。

  众所周知,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在6月9日“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我们走进了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档案中心),来倾听他们的故事。

中心前台。本文图片皆由受访者提供

  数字赋能,让档案管理更加“智慧化”

  整理扫描、录入智能芯片、复查上架……记者到来时,档案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安静有序地忙碌着。

  这个略带神秘的工作场所,管理着全市各市直机关公务员及下属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档案。作为这些重要档案的管理者,工作人员们在这里默默坚守着。

  既来之,当然要看看“库房”。参观完智能库房后,记者被深深震撼。在这近400平方米的库房里,浅灰色的钢质储存柜直通到顶,整齐地列队值守;轻点触摸屏,输入关键词,需要查阅的档案会在它的柜体标识前自动发出鸣闪信号……

  干部档案执行回避制度,大家都没有见过自己的档案,里面到底都有些啥?档案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干部人事档案主要记录了干部个人的政治品质、思想认识、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素养、工作实绩、遵纪守法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可以说,这是干部成长经历的一个最全面的‘写实簿’,是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干部和评鉴人才的重要基础。”

工作现场。

  作为一个年轻的机构,档案中心正式建成投用至今还不到4年时间。2021年,宁波正式启动市直单位干部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工作,档案中心创新推出了“准备—申报—初审—整改—复审—移交—入库”的“七步移交法”和“五不收”标准,就是为了提高档案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更好地扛起管档治档主体责任。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离不开信息系统大数据技术的支撑。2022年7月,我市率先实现省干部人事档案智汇管理应用市县贯通,形成“1+10”的档案数据应用中心。至2023年底,全市机关公务员(含参公人员)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实现全覆盖,更好发挥了档案的集聚效应,有效提升了档案服务利用效能,逐步实现档案从“简单查”到“综合用”的转变。

  从严把关,做“火眼金睛”的质检员

  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当好一名管理员,也要当好“质检员” “守门员”,更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一个人的出生年份,为什么档案里同时出现了1971年和1972年?生日究竟是3月16日,还是4月6日?档案里这些不同的日期记载,究竟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大学毕业后在私企工作这段时间的档案材料缺失,应该如何去核定这段经历……

  这些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三龄二历一身份”的档案问题,都没能逃过“质检员”们的眼睛。

对档案进行审查。

  他们严把政策要求,逐一审核、交叉复审,也会为了一个档案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争论得“面红耳赤”。有时,档案中心工作人员还会分角色扮演,上演情景剧,探究“解法”——

  出生年份改大一年,是不是存在获利情形?生日月份的差异是不是属于阴阳历换算关系?企业工作经历缺失材料,但能不能找到工资发放单、人员花名册等材料佐证……

  克服历史遗留问题时间跨度长、材料补充难度大等困难,档案中心会根据不同问题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建议,或者指导用人单位组织调查组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档案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当好一名干部档案“质检员”,必须要细致入微、洞察秋毫,勤于对档案记载与现实考察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找出疑点,特别是对缺失重要的原始材料、不能真实反映干部情况的,及时启动核查程序,做到不偏定、不误定。

  以用为本,让档案“活”起来

  做好干部档案工作,是我党一贯以来的优良传统。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

  对档案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因档案工作涉密,虽不是在透明玻璃房里办公,但更要守住公平公信正气的底线,当好干部人事档案的“守门员”。

  干部档案的真实性,是必须死守的底线;但另一方面,档案中心也努力让档案能“活”起来。档案的价值体现在“用”,用得好用得准就是“活档案”,用不好或者不用就是“死材料”。

  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能发挥档案的‘探头’作用,通过对干部信息的筛选研判,分析干部个性特点,探索干部成长规律,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资源配置、组织人事工作规律研究发挥资政作用。”

  通过“以档察人”全面了解分析干部情况,与考察谈话、现实表现相比对、作印证,进一步提高识人辨才、客观准确评价干部、科学使用干部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对干部人事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档案不说话,却也能发挥温暖的力量。

  档案中心成立后,开启了一项新工作,为退休干部的纪念册里增添一份“小惊喜”:

  从干部人事档案里挑选出其不同时期的照片,勾勒出一段美好的人生回忆。捧着这样一份纪念册,翻阅着自己的青春飞扬、风华正茂,到沉稳历练,回忆起那些自己都快忘却的画面,不少人看得眼含泪花……

  “不止退休纪念册,还有在党50周年纪念、政治生日、老干部生平经历核实等领域,我们的档案也都发挥价值,给予他们或家属极大的温暖安慰。”中心负责人表示,坚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这份隐秘而较真的工作,需要一颗专注之心,沉得住气、心无旁骛;但也不能丢失那颗温柔的心,透过档案,读懂背后每一个鲜活的人。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