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波海曙:停车难的“潮汐”解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波> 要闻 > 正文

宁波海曙:停车难的“潮汐”解法

来源:宁波日报2023-11-21 10:45

  2023年10月以来,家住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宝善路200号零星房屋的胡先生再无停车烦恼,“现在下班回家无须大费周章找车位,生活变得轻松愉快了。”

  老小区的车位严重不足,停车难这一问题由来已久,而住在老小区周边那些无物业零星房屋里的居民的停车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胡先生的停车幸福感,从何而来?

  “宝善社区居住着2822户居民,有私家车2000余辆,停车位只有1100余个,其中有19幢无物业零星房屋基本没有停车位,居民停车长期面临‘基本靠抢’‘夜间无处停’的窘境,怨声不断。”宝善社区党委书记曹亚琴介绍。

  从2023年5月起,白云街道向内挖潜力、向外拓空间,积极推进“错时共享”停车法,打造“潮汐”停车场,已新增停车位800余个,解开了居民的“烦心锁”。

  对内,深挖地块潜能,新建公共停车场。曹亚琴介绍,前期该社区吸纳零星房屋楼群党小组成员,设置暖心恳谈角、社情民意驿站等平台供大家献计献策,顺利完成了拆除违章建筑、整治车位、规范燃气管道安装和垃圾房建设等工作,腾出了部分空间。同时,挖掘地块潜能,晚上将宝善路207弄居民散步的通道进行封闭管理,形成一个临时“潮汐”停车场。

  社区还积极对接引导土地权属单位和管理单位,整合利用边角空地、绿化地块、待建地块及拆违整治后的闲置场地,新增4处临时公共停车场,增加停车位120余个。

  对外,有效统筹周边资源,打造“错时共享”停车模式。白云街道组建“宝善社区零星房屋停车管理专班”,推动机关社区干部、属地派出所干警、基层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下沉一线,摸清停车需求情况,整合辖区写字楼、企事业单位的闲置资源。

  “社区党委多次与联建党组织单位负责人交流沟通,达成既不影响上班族停车,又为周边群众提供便利的共识,决定设置定时定点停车位,以较低价格出租,供市民夜间停放,缓解相邻小区业主停车压力。”曹亚琴说,各写字楼、办公大楼结合实际情况,共开放了700个停车位,开放时间为每天18时至次日7时,包月费为每月120元。

  有了停车位,管理也不缺位。按照“社区统筹、部门审核、报备入库”模式,建立居民申报、现场审核制度,严把车辆入场管理关,签订租赁合同,明确权利义务,按照“一人一号一车”原则进行监管,增加夜巡人员、升级安防措施,确保人车安全。同时采取多个小区一个物业的“大物业”管理模式,安排两名人员进行路面停车管理,提升管理效能。(陈朝霞、叶维肖、王江宁)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闭幕

  • 海南万宁获救海豚“万万”成功回归大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