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波> 要闻 > 正文

手操刀笔 胸揽烟云

来源:中国宁波网2023-05-28 13:27

  □应鹤鸣

  《张世鸿书画篆刻集》新近问世,我先睹为快。

  书不厚,一百二十余页。但于我和所有熟识老先生的人来说,自然都能掂量出沉甸甸的分量。

  这书,是耄耋老人张先生一生心血的凝聚。收录的作品,横跨两个世纪,纵贯老人一生。逐页读来,可以看到老人对金石书法和绘画艺术的毕生热爱和追求,更可以由此管窥老人“翰墨丹青藏泪痕”的不易人生。

  张先生,一生缩在乡野,几乎没有所谓的高光时刻。身世不显,名头不彰,所谓的“大师”“大家”称誉,更是与其相距十万八千里。于此种种,并不妨害我对他的尊敬。在我心中,张先生委实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张先生作品的艺术分量,各有评价。但以我之陋见,是达到相当的艺术高度的。其书,笔笔中锋,力透纸背;其印,增损有度,巧拙得体;其画,双钩老辣,笔墨雄健。

  这份尊敬,这样的感觉,相信不独我有。和他朝夕相处的乡亲,肯定也有。张先生能印能书能画,且样样有追求有风格,方圆十里甚至几十里,能找得到几个?

  张先生长期生活工作在宁波梅麓古镇横溪。我也在此长大。

  张先生既是我的前辈,又是我的师长,还是我的忘年之交。称前辈无需解释;说师长,是因为我十余岁起便与先生相交,看他研墨写字,还曾经请教过篆刻;至于忘年之交,自是因为足足两代人的年龄差距,从顽童缠老道到华发拜退翁,缘分细水长流,他多次送作品给我,同好之谊,屈指近五十年矣。

  横溪老街上,我外婆家弄堂口的刻字店,正是张先生的工作场所。

  几十年前,这家集体刻字店因为订有《参考消息》、《浙江日报》和《宁波大众》等报刊,而吸引着镇上的文化人,天天前去“报到”。

  记得当时的常客,有早年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王仲殊先生的父亲、甬上老一辈著名报人和诗人、上街村的王先生;有随身携带放大镜看报、对国际时事信口道来的宋先生;有上海新华书店退休、见多识广的沈先生;有本地说唱艺人德先生;还有文艺爱好者詹先生、钱先生,在同一个店堂里合署营业,既擅剪纸又写得一手娴熟新魏体的钟表师叶师傅……

  这些人经常会交流一些读后感。我是旁听者,但我爱听他们纵论横谈,道古说今,评艺阐理,总是津津有味,所以上学路上回家途中和节假日时间常常往那里钻。回头去想,真是受益匪浅,尤其培养了我后期的文艺爱好。

  在这个“沙龙”中,张先生又显得很另类,除了发现报纸副刊中有书画印影会加以称赞外,他总是埋头刻章,双手不停,只听不说,格外谨慎。等我长大以后才知其不擅言辞的背后,有着内心深处久抑不伸的切肤之痛。

  几十年过去,当我对张先生终于有了更多了解之时,联想到他当年工作台后壁标志性的楷行篆隶四体四条屏所录鲁迅名句“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心中敬意更加一层。

  世鸿先生本姓李,乳名南山,学名克强,奉化尚桥头人士。上辈学养有素,善于经营,家境殷实,令其幼有所学,十岁便接触篆刻。十五岁那年,其父亲从绑匪手里死里逃生后,就携妻儿离开家乡,改名换姓,他也成了张世鸿,先到鄞西高桥,又辗转落脚鄞东南横溪。之后五六年间,张先生流离于上海、宁波打工学艺,在建筑工地做钢筋工赚钱谋生,制作放缩尺卖钱糊口,还尝试过刻印章度日、画相片养家。直至1955年,幸得热心人接纳,进入横溪刻字店入职。

  生存维艰,张先生向学之心弥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白天不便,晚上弥补,三更灯火五更鸡,衣带渐宽终不悔,始终偷偷摸索着艺术之路。缺纸少墨,就在板砖上用水练字;印料稀缺,刻了磨平,磨平再刻,不断重复;资料难找,设法剪报,到处讨要,伺机抄摘,记得其曾经将好几本借来的印谱和字帖用透明纸整本双钩下来,以备日后摹习。

  寒来暑往,无数春秋,张先生的艺术水平积厚成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等三方篆印在西泠印社内展出,《浙江日报》十多次刊登其篆刻作品。按照当时条件,金石作品两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便可申请加入西泠印社,有省城专家遂动员其申请入社。

  面对莫大的殊荣和求之不得的机会,张先生考虑自己的工作处境和家庭经济条件,犹豫再三,忍痛婉拒了对方好意,放弃了这个绝佳机缘。“昭代风光处处和,文坛许我共婆娑。行心仿佛如烫热,其奈阮囊羞涩何”,这是桑文磁先生当年受邀出席北京全国诗人作家书画创作年会而最终未能成行的悲情倾诉,我想世鸿先生当时也肯定有同样的悲怆心路。

  但是,对书画篆刻艺术的追求,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如今,一生习艺,爱书如命,爱画如命,爱印如命,年届九秩,矢志不渝,平时节衣缩食连手机短信都舍不得用的张先生,自费两万元印制作品集赠世。

  这里不得不提一些往事。张先生到市区观展,一般都是十几小时步行来回的,唯一一次去省城观展,买不起车票而搭乘拖拉机,近二十个小时的颠簸,导致年近半百的他遍体鳞伤,甚至脏腑出血,求医一年才得康复。相形之下,深入骨髓的艺术情怀可见一斑,生命支柱清晰可辨,人们无法不加倍尊崇。

  在传统艺术被分成香花毒草的时候,张先生关在家里画荷花雄鹰;在墙头美术字大批封资修的时候,张先生躲在角落里翻六书刻篆印。虽然稿成即废,不敢示人,但默默中支撑着另一片天地,殊非容易。作品集里好大一部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激情创作,以如斗巨印《东风浩荡》为代表的这类创作是其全方位积累的一次集中爆发。

  骥伏盐车,漉汁洒地,八十来年的坚守和探索,如仅单纯从艺术角度去评判张先生的作品,未免失之偏颇,太过肤浅!我们更应该历史地看,张先生这一生的坚守和执着,宛如冬天里的火种、黑夜里的星光、悬崖里的树根、沙漠里的水滴,是希望,是光明,是责任感,是生命力。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让桥梁自愈、装备隐身,带你了解“物质世界设计师”

  • 海军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