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波的秋天要来了?还早呢!不过夏去秋来的程序已经启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波> 要闻 > 正文

宁波的秋天要来了?还早呢!不过夏去秋来的程序已经启动

来源:宁波新闻网2022-08-30 13:40

宁波的秋天要来了?还早呢!不过夏去秋来的程序已经启动

趁着天气转凉,公园的露天球场再度“开张”。记者石承承摄

  开学啦!不止孩子们手忙脚乱,还有天气:

  高温反扑,冷空气发力,在带来明显降温的同时,还在酝酿大范围的阵雨或雷雨天气……

  高温“反扑”,35℃再现

  早从8月24日开始,冷空气就已经在为“开学”做准备:

  8月24日,第一波渗透南下的冷空气帮我们挣脱了极端高温的掌控;8月26日,第二波补充南下的冷空气则帮我们一举将最高气温“打”到30℃以下。

  看起来,副热带高压在一波接一波的冷空气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实际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从市气象台的预报看,8月29日到30日,副热带高压将发起“反扑”,我市的最高气温将重新回到35℃左右。

  不过,大家不用太担心,无论是高温强度,还是高温影响范围,都不能和之前的相提并论。

  随着冷空气一波接一波的到来,有一个问题已经开始在很多人心里“冒泡”:秋天要来了吗?

  在气象学上,入秋需要满足严苛的条件,但简单来说,就是要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要小于22℃且后续天气稳定。

  宁波常年入秋要等到10月3日。

  眼下,副热带高压余威尚在,冷空气也才小试牛刀,说入秋,为时尚早。

  不过,夏去秋来的程序已经启动。在早晚或者一场接一场的雨水中,或许大家能感受到丝丝缕缕的秋意。

  冷空气“发力”,35℃狂跌至29℃

  随着孩子们陆续报到开学,冷空气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开学季”。

  从市气象台的预报看,8月30日后期,有新的一波冷空气南下,有望一举击退副热带高压,为我们赢得一长段时间的凉爽天气。

  市气象台在8月28日发布的十天预报中就提到,除了8月29日到30日,我市其他时段的最高气温将回落并稳定在29℃-32℃。

  尤其是8月30日到31日,在冷空气和降雨的共同影响下,我市将经历一次较为明显的降温。一夜之隔,最高气温将从35℃左右狂跌至29℃上下。

  此外,从市气象台8月28日发布的10天预报看,8月31日前,我市最低气温还有24℃-26℃,8月31日开始,最低气温将下滑至21℃-24℃。

  早晚的凉意也将变得逐渐明显,大家要根据各自的体质,及时、适当增添衣物哦。

  雷雨“凑热闹”,8月底还有场“大”的

  副热带高压“垂死挣扎”,冷空气“步步紧逼”。两强相遇,互相“掐架”在所难免。

  回头看了一眼,从8月24日到27日,市气象台几乎每天都会拉响雷暴警报。

  雷暴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指的是发生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主要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所产生。积雨云的强烈发展,常伴有闪电、雷鸣、暴雨、大风,有时还会出现冰雹、龙卷风和下击暴流等灾害性天气。

  对于雷暴可能带来的危害,大家不能视而不见。

  近期,安徽南陵一广场突发雷击事件导致2死2伤、云南丽江玉龙雪山一对新人拍婚纱照时新郎遭雷击死亡……

  回头去翻了一下宁波市气象局、宁波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在此前发布的《2021年宁波雷电监测公报》中提到:2021年我市发生雷灾623起,其中7月记录的雷灾最多,达173起,占全年的27.8%。

  从雷灾地区分布图分析,慈溪、余姚和北仑发生的次数较多,其中,慈溪发生的雷灾最多,达197起,占全市的31.6%。

  据中国人保等多家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2021年,全市因雷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200万元。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雷暴不是盛夏的“特产”吗?眼下,夏天都已经快走到尾声,雷暴为何还会频频现身?

  大家之所以会有这种印象,跟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发展有关。

  每年夏天,南方夏季风爆发后,暖湿气流更加强盛,对流天气也更容易出现;在北方,受东北冷涡频繁活动的影响,华北、东北一带的对流活动增多,雷暴日数也就多了。

  一般来说,我国南方比北方更容易发生雷暴。

  我们所在的浙江虽然不能跻身发生雷暴频次最高的第一梯队(年均雷暴日数在70天以上,局部地区超过100天),但浙江南部地区的年均雷暴日数也可达50天-70天之间。

  浙江大部分地区的年均雷暴日数也有30天-50天。

  《2021年宁波雷电监测公报》指出,我们宁波属于多雷区,2021年,宁波市平均雷暴日数为46.4天。地处南部的宁海县和奉化区,年雷暴日数就分别达到67天和55天。

  在实际生活中,雷暴发生的月份也不是大家想象的“夏日限定”。

  从月份分布来看,我国雷暴发生的月份可以从每年4月一直持续到9月,甚至更晚。就拿我们宁波来说,每年的雷电高发季集中在3月到10月。

  市气象台在8月28日发布的十天预报中明确提到,8月30日到31日,随着新一轮冷空气南下,我市还将面临一次大范围的阵雨或雷雨天气过程,有雷雨时短时风雨较大,大家要加强防范。

  宁波气象安全技术中心还专门为大家准备了一套“防雷顺口溜”:

  树下避雷是大忌,高大物体要回避。江河湖塘别靠近,金属物品快抛弃。

  远离电线金属体,洞口岩缝勿躲避。户外活动快停止,山顶楼顶应快离。

  不要骑车骑马匹,空旷场地要注意。躲进建筑勿迟疑,船上遇雷躲舱里。

  离开阳台外墙壁,禁止使用热水器。家用电器快关闭,慎用电话和手机。

  关好门窗要切记,金属管道要远离。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