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高考成绩不如预期 心理咨询师:家长要做孩子的“泄压阀”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波> 要闻 > 正文

中高考成绩不如预期 心理咨询师:家长要做孩子的“泄压阀”

来源:中国宁波网2022-07-04 14:59

  中高考成绩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记者从宁波市康宁医院了解到,该院近日的心理咨询门诊中,刚结束了中高考的学生占了较大比例。近期专门开设的“考后心理调试夜间门诊”也已经迎来了88位咨询者。

  A案例一:高考成绩不理想,学霸两天没吃饭

  6月28日,小均(化名)由父母陪同来到宁波市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师郑微微的门诊。小均一直是同学老师眼中的学霸,高三这一年,因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成绩有所波动,但他都一路咬牙坚持过来了,认为自己能考上211高校。前几天成绩揭晓后,他非常失望。

  “我没法接受,不应该是这样的。”小均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天不肯出门,任父母怎么劝说,都不肯吃饭。

  第一次坐到郑微微面前,他万念俱毁:“我太没用了,就是废物,一切都完了。”

  “成绩不如预期的理想,你觉得沮丧、郁闷都是正常的。这个情绪不可怕,我们要去接受这个情绪。高三这一年,你过得很不容易。在你自己看来,可能这个成绩还不够理想。但是,在父母和其他人看来,你已经很努力了,你不需要怀疑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你现在看高考,像是一座高山;试着把人生拉长了看,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路牌。”……

  离开咨询室时,小均的状态看起来好了一些。

  B案例二:中考考了670多分,妈妈搞砸了“庆功宴”

  “小柔妈妈,我觉得,你更需要做一个调整。”面对小柔(化名)母亲时,该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陈沁宜一针见血地指出。

  小柔今年参加了中考,成绩670多分。刚开始小柔和家长都觉得这个成绩很不错,相比平常属于正常发挥。可是,快乐没持续多久,随着知道身边越来越多同学的成绩,小柔和妈妈的欢乐被打破了。

  “今年难度低,很多平时不如我的同学,也考了680多分,我属于考差了。”小柔在家唉声叹气。当天小柔的妈妈还能安慰一两句:“还好了,到高中再好好努力,扳回一局。”

  出分的第二天晚上,亲戚们给小柔办了个“庆功宴”,大家庭在包厢里摆了好几桌。小柔又一次提到“其实这次考得不好。”这句话,直接把妈妈点炸了,她暴风骤雨般地炮轰小柔:“考差了又不是谁害的你,是你自己不争气!平时不如你的都考得比你好,我看你就是没认真。你现在摆脸色给谁看?”……一场“庆功宴”就这样砸了。

  “孩子还未成年,面对中高考显然是有压力的。家长要做的,是做孩子的‘泄压阀’,帮孩子解压。”郑微微说,尤其是在中高考成绩揭晓后的这段时间,不管孩子考得好还是差,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明确“前方有光,后方有我们”!

  C给自己两周时间悦纳情绪

  考试结束后,家长和考生们应该如何进行心理调试呢?受访的专家们也给出了这些建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首先,要学会悦纳自己的情绪。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抑郁甚至睡眠饮食受到影响都是正常的,要给自己缓冲、消化的时间,这也是一次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觉得自己根本无法消化情绪或者两周后仍没得到缓解,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据介绍,康宁医院夜间时段特设的“考后心理调试夜间门诊”将持续至7月15日。

  其次,调整认知,避免非黑即白、以偏概全等不良认知模式。比如,没有考好并不代表“我很没用”“不会被人爱”“我完了”。中高考只是人生一次经历,改变命运的机会有很多。在认知上,也要更好地活在当下。既然考试已经告一段落,不如将精力都放在当下,更好地迎接未来。

  另外,要学会把心理的苦闷和情绪倒出来,为情绪找到出口。比起一个人生闷气或者在虚拟世界发泄,增加人际互动交流,更有利于得到情感支持。

  最后,家长们也同样要保持淡定,让孩子感受到信任和踏实。以温和的方式真诚陪伴孩子,做一个聆听者,而不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忽略或者否认孩子们的感受。

  专家也特别提醒,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接受不确定感。这样,孩子才能更强大地面对人生中诸多的“不如预期”。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孙梦璐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