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一寸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提及戏曲,江西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戏曲之邦”“戏曲重要发源地”的江西,其戏曲艺术如同璀璨明珠,镶嵌在华夏文化的长河中。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江西的戏曲艺术更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刷屏,成为年轻人热议的话题,获得了无数人的喜爱与赞赏。今天,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江西戏曲独特的艺术美吧!
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弋阳腔
弋阳腔与江苏的昆山腔、浙江的余姚腔和海盐腔并称为我国明代四大声腔,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弋阳腔对湘剧、川剧、秦腔等40多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
守正创新,让古老戏种更鲜活,让弋阳腔更出圈。这些年,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围绕“新”字做了很多尝试。2018年,中心将弋阳腔戏曲音乐元素和戏曲动作融入广场舞,改编成《好一个高腔》。2019年,《好一个高腔》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省广场舞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旧中有新,新中有根。”600年老戏弋阳腔,而今正以更鲜活的姿态,扎根民间,茁壮成长。
戏曲瑰宝,古韵长流——青阳腔
九江湖口县青阳腔戏曲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音乐基本上保持了弋阳腔“一唱众和、锣鼓帮腔”等风格,此外在弋阳腔的“滚唱”基础上发展出“滚调”。
多年来,湖口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设立青阳腔传习所、青阳腔保护传承培训基地,成立青阳腔数字化工作领导小组,专款专账专款专用,广泛调查采集数据,剧目演出数字化记录,与时俱进传承创新,落实非遗进展馆、进景区、进学校,群众非遗保护和传承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越来越浓。
中国古代戏曲声腔的“活化石”——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是一种演唱孟姜女故事的戏曲,又名“旴河戏”,至今传承演出了500余年。广昌孟戏运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具有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遗响。它不仅填补了古南戏“孟戏”的空白,也为中国戏曲史研究、民俗研究和海盐腔等古唱腔的研究继承,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2006 年,广昌孟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我国古老剧种中的“活化石”。如今,广昌孟戏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已经走出广昌,走向全国,多次参加各类重要演出活动。
徽风古韵,戏梦江南——婺源徽剧
婺源徽剧旧称徽戏、徽调,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属皖南徽剧的一个支流。以弋阳腔、老石牌为底子,吸收了目连戏的高腔、下江调,并结合了江西地方戏曲饶河戏的弹腔及民间小调,形成了有别于皖南徽剧的地方剧种。清末年间,婺源徽剧在赣东北的浮梁、乐平、鄱阳和浙江开化等地尤为盛行,目前流行地以婺源为中心。
徽剧作为一个地域性的古老剧种,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经过一代代徽剧艺人的演出实践,在声腔、表演等诸多方面都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剧种的艺术风格和体系。传承和保护徽剧艺术,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传统戏曲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唱三叹三百年——宜黄戏
宜黄戏,亦称“宜黄班”“大戏”“老二黄”“土戏”等,由明末清初形成的宜黄腔发展而成。宜黄腔最初由西秦腔演变而来,在南方落脚后,声腔上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宜黄戏发源于抚州宜黄县,属于江西省大型古典剧种之一,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研究我国戏曲演变轨迹的标本”。2006年,宜黄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后,宜黄戏相关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了极大推进,许多专家和从业者更加重视宜黄戏的相关研究,探讨宜黄戏源流,收集整理宜黄戏剧本,成立宜黄戏传习所,整理戏曲文物和唱腔。
客家艺术一枝花——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有“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赣南采茶戏以喜剧、闹剧为主,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音乐主要采用唢呐与锣鼓伴奏的灯戏音乐和用“勾筒”(胡琴)主奏的采茶音乐,曲调有灯腔、路调、茶腔、杂调,演技以扇子花和矮子花为主。
赣南采茶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以茶灯为基础,吸收其他民间艺术逐步形成,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如今,赣南采茶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赣南地区的文化主色调,汲取了红色文化的优秀内涵,走向创新和发展。
江西的戏曲艺术,是这片土地历史与文化的生动写照,也是江西人民智慧与才华的结晶。从古老的弋阳腔到充满生活气息的赣南采茶戏,每一个剧种都承载着江西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人文风情。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剧种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西戏曲的璀璨光芒正照耀着更广阔的天地。
你最喜欢哪个剧种?
编辑:石德璐 实习生 朱慧婷
复审:吴剑锋
审签: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