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南京江宁:水稻收割基本结束 各类新米成市民“心头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南京江宁:水稻收割基本结束 各类新米成市民“心头好”

来源:光明网2025-11-28 15:55

  金谷满仓廪,新米香万家。眼下,南京江宁水稻收割基本结束,各大米加工厂开足马力,一批批地产新米带着田间风味陆续上市,妥妥成为市民追捧的餐桌“心头好”。

南京江宁:水稻收割基本结束 各类新米成市民“心头好”

  在江宁区淳化街道的现代化烘干车间内,连日来30台套烘干设备持续高效运转,凭借日烘干600吨的硬核能力,让田间新收的稻谷快速脱湿,在恒温环境中转化为颗颗干爽、盈润有泽的“金珠”,地道“土桥大米”正悄然酝酿。

南京江宁:水稻收割基本结束 各类新米成市民“心头好”

  南京特产“土桥大米”久负盛名,其核心产区源自淳化街道土桥片区的万亩圩田,淳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沟渠纵横交织,湖塘密布,这里的河淤水稻土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为稻米注入了天然营养与风味。今年3万亩稻田喜获丰收,平均亩产约610公斤,主推的宁香粳9号、南粳46等品种,米粒饱满晶莹,蒸煮后香气扑鼻,入口香软柔糯,回味悠长,新米售价每斤4-10元不等。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智慧农业的科技赋能与品牌创新运营,淳化大米不仅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更荣获第二届中国好米榜金奖、南京好大米特等奖、第七届江苏好大米特等奖等。2024年土桥大米还获得有机(水稻)证书。

  在江宁区湖熟街道,新时代鱼米之乡稻谷盈畴。湖熟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优质稻米核心产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富含氧化亚铁的肥沃水稻土,辅以科学种植管理,共同孕育出品质上乘的“湖熟大米”。

南京江宁:水稻收割基本结束 各类新米成市民“心头好”

  湖熟精选江苏省农科院南粳系列优质稻种,米粒中的直链淀粉含量约12%,短链比例超50%,蒸煮后绵柔黏糯、黏而不烂、冷不回生,口感有嚼劲和甜味,垩白度低于2.4%,腹白少、色泽亮,是公认的外观与食味俱佳的优质米。新米10斤装零售价在40元-100元区间。

  凭借过硬品质,湖熟大米已先后获得“南京好大米”特等奖、“江苏好大米”特等奖等多个奖项,2024年12月,“湖熟大米HUSHUDAMI”成功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国家级试点溪田田园综合体,5000余亩水稻横跨横溪、湖熟、方山南三大片区,季节的馈赠终凝练成粒粒醇香大米。其中,方山南片区引入宁香粳9号、软玉26、明两优896等优质稻种,精心打造了“溪田粒香”“溪田膳香”“溪田印香”系列大米,满足日常家庭消费、健康养生需求及高端礼品市场。

南京江宁:水稻收割基本结束 各类新米成市民“心头好”

  “溪田粒香”售价2.3元/斤,源自江宁横溪片区的生态稻田,靠大岘水库的天然山泉灌溉,选用优质杂交稻品种,籽粒饱满、耐煮性强,米粒紧实有嚼劲,下锅翻炒不粘坨、不软烂。

  “溪田膳香”售价3.5元/斤,精选低GI专用稻种明两优896,升糖指数≤55(远低于普通大米的70+),膳食纤维含量比普通精米高 40%,无抛光不打蜡,饱腹感强,煮饭清香、熬粥绵密,聚焦控糖人群与养生需求,以科学配比解锁健康饮食新选择。

  “溪田印香”售价4元/斤,精选宁香粳9号与软玉两个优质粳稻品种,方山南片区数字无人农场培育,腐熟有机肥种植,钾镁矿物质丰富,米饭自带方山清甜,有自然回甘。

南京江宁:水稻收割基本结束 各类新米成市民“心头好”

  山泉秀地,精耕农品。有“天下望县、国中首善之地”“江宁之民善田”等美誉的江宁,水稻面积约26万亩、总产约16万吨、单产600公斤以上,粳稻主要以南粳46、南粳5055、宁香粳9号、武运粳系列品种为主,籼稻主要以Y两优、徽两优等品种为主,优质食味稻米占比约90%。

南京江宁:水稻收割基本结束 各类新米成市民“心头好”

  全区涌现出南京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南京倪清、祥鹏、杨长根家庭农场等一批优质稻米生产经营主体,打造地产优质稻米品牌25家。淳化、湖熟街道被授予江苏省“味稻小镇”称号,淳化和湖熟农业园打造成了集育秧、烘干、加工、仓储、保鲜等于一体的稻米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型园区,为深精加工和高标米的开发提供硬件基础。江宁地产大米正以实力圈粉,用品质说话,土桥大米、湖熟大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不断攀升。(濮小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