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科技城专线”社区巴士是为解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科技城产业园区员工、黄泥头社区及周边社区居民群众出行“量身打造”的巴士。因受多条快速路网包围的“屏障”影响,瞻江立交片区居民长期受公交线路少、出行不便的困扰,加之通江大道当前封闭施工,让出行“难上加难”。梁溪科技城党组织和梁溪区瞻江街道党组织深入社区,了解居民和园区企业诉求,在区人大代表牵头助力下,组织园区企业和社区群众开展“科技城核心区微巴出行调研”,收到893份调研问卷,经多次踏勘线路,交流停靠站点、间隔时间和营运时间等方案,在3家属地单位的共同支持下,全长5.5公里“科技城专线”于6月23日试运行,已累计服务近万人次,有效解决了园区、市场和社区居民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民意铺就幸福路,驿站汇聚共建心
“科技城专线”社区巴士的诞生,是民主协商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项目动议源自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活动中居民反映的出行问题。通过多方协商、问卷征集、实地踏勘、方案征询和共建企业会商,在各方的协同助力下,让民声诉求得以“落地见效”。
专线巴士不仅满足了基本出行需求,依托科技城资源优势,推出园区研学专线、企业党建活动专线等特色服务,组织社区居民多组团的就医送学、赶集采风等活动,实现了从“有车坐”到“坐得好”的服务升级。正如居民所说:“黄泥头里坐巴士,家门口事好商量。”
“巴士驿站”作为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幸福驿站,既是“泥点子”的协商角,更是“金点子”的收集点,是坚持人民有所呼、代表有所应、政府有所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载体,在这里让更多群众看到“泥点子”转化为“金点子”“金钥匙”,感受到真实可触的民主,让群众呼声直达党委政府,将民生诉求转化为政府行动,让“巴士驿站”成为持续汇聚共建共治共享“梁溪科技城”更美好未来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暖心驿站。
梁溪科技城秉持“青年发展、国际品质、绿色低碳、科技时尚”,致力打造“科产城人”融合标杆。此次“科技城专线”的开通启用,正是梁溪科技城完善“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体系的生动实践,“产业圈”“生活圈”“生态圈”在车轮流转中实现衔接融合。
小驿站汇聚大温暖,新群体赋能新生活
“巴士邻居”驿站的启用,不仅完善了社区交通节点,更致力于构建新就业群体与社区互助共赢的新生态。站内配备饮水休憩、充电补给、交流互动等功能,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城市角落”。以服务站为枢纽,未来将推动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社区、服务社区,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携手青年力量,共绘社区未来
青年是社区的活力源泉与创新动力。为进一步激发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搭建青年交流互动、成长成才的平台,“青泥聚点”今天也正式与大家见面。科技城微巴专线连接商场、地铁、医院、园区等青年高频活动场所,这一平台将作为青年思想碰撞、创意交流的开放空间,助力青年成长成才,赋能社区共建共治。注重吸纳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青年代表在内的各界优秀青年在此畅谈理想、建言献策,共同执笔描绘社区发展新图景。
乘车体验,解锁“家门口的幸福出行”
辖区居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巴士邻居”驿站,对其集成的多项便民服务功能有了更直观地认识。随后,大家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整装待发的“社区微巴”。通过体验短途出行,居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微巴的灵活、便捷与舒适,对“小车身、大民生”的服务理念有了最真切的体会。
居民李阿姨说,“前期公交服务群开起来之后,一直有人问‘什么时候正式运营’,我们都很期待这班可以随需出行的公交车。”“五老”骨干陈师傅则表示,“以前出门总要算时间等公交,现在专线直达家门口,还能根据需要,随时打‘巴士’,站点的设置也很合理,门口的候车驿站还有急救转运、医院信息查询和挂号各种服务,既周到又贴心!”
瞻江街道黄泥头社区以“巴士邻居”为“小切口”,突破瞻交立交区域路网阻隔,有力改善了交通出行微循环,探索了基层“善治共为”的新模式。通过延伸公交服务至“最后一米”,有效破解老旧小区出行难题,让“15分钟生活圈”更具质感,可感可及“家门口的幸福”,生动践行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为民答卷。(董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