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来源:连云港发布2025-10-09 13:21

  编者按:

  当市民们享受国庆、中秋双节长假时,港城的建设者们正在各大施工现场,抢工期、抓进度,努力奏响假日奋斗乐章。假日期间,记者们走访多个重点项目现场,记录下这些“不放假”的劳动者如何以汗水浇筑城市未来。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奋力冲刺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王文 李晓瑜 薛鹏)作为江苏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践行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的重大水运工程,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自2024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施工已进入加速冲刺阶段。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各项目标段放弃休假,加快实施连云港港航道建设,力争2026年1月底完工。

  10月1日,在该工程1标段作业海域,“长鲸7”轮耙吸船正以“连轴转”的状态投入挖泥、吹填施工。船长配合连云港海事局工作人员逐项检查救生设备、消防系统,细致核对每一项安全参数;机舱内,船员们则对船舶机舱的各种机电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保证机器设备的各参数在规定范围内,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优工况。

  “这是我在船上过的第5个国庆节,为了保障工程序时进度,大家3班倒24小时不停歇工作。”“长鲸7”轮船长王彧介绍,全船共有30名船员坚守岗位,在假期保障施工安全高效,为1标段增深节点的如期完工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1标段施工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派出精兵强将,加班加点冲刺目标。

  “各项工序衔接顺畅、高效推进,第二阶段增深施工量已完成43.2万立方米,超出项目劳动竞赛设定目标的两倍以上。”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1标段项目经理张诚介绍,项目管理跑出加速度,为全年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国庆、中秋期间,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共派出约200名建设者坚守施工,投入大型耙吸式挖泥船4艘、绞吸船1艘,连续奋战。1至9月,该工程完成投资5.5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3%,累计完成疏浚量2577万立方米。

  当前,所有施工船舶都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人员轮班作业、干劲十足,为祖国华诞献上来自一线的实干之礼。

  灌云重点项目蹄疾步稳赶进度

  (杨华)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的重点项目加班加点抓生产、保订单、赶进度,全力冲刺四季度目标任务。

  在江苏盛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芳纶产业园内,对位芳纶生产线展现出高科技材料制造的精密与活力。聚合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神情专注、操作精准。只见金黄色的芳纶树脂如鎏金般从生产线缓缓流出,中央控制室大屏上的工艺参数同步跃入绿色区间。

  据了解,芳纶是一种高性能化学合成纤维,其强度是钢丝的5至6倍,而重量仅为相同直径钢丝的1/5左右,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水电核电等领域。

  “我们公司的对位芳纶纤维项目从顺利实现量产至今,产品供不应求,远销东南亚、印度等地区,所以双节期间,生产线一直正常运转,全力保障四季度订单生产量。”盛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苏恒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的年产100万吨负极材料前驱体及热力综合利用项目是连云港市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主要产品负极材料前驱体及高密度煅后焦是新兴储能材料、石墨电极产品必需的主要原料,达产后年营业额约43亿元。

  为了确保该项目在冬季来临之前竣工投产,施工方连云港能胜建设有限公司的200余名工人放弃回家团聚,坚守岗位与时间赛跑,挥汗如雨、刷新进度。施工现场,吊车、工程车、挖掘机不停运转,轧钢、支模、浇筑、安装……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据项目施工负责人黄凤介绍,目前,项目建设工程已经完成90%以上,正在进行一期脱硫设备的安装调试,其中,原料中转站基础框架已完成,煅烧车间一、二、三、四号炉体砌筑已竣工,主烟道已完成80%,锅炉安装已完成60%。预计10月中下旬主体竣工,11月底项目一期达到投运条件。

  先导机加工和设备组装项目加快生产

  (周莹 贺成东)国庆假期,港城大地各大项目建设现场依旧如火如荼、争分夺秒。

  在市开发区,先导机加工和设备组装项目建设假期“不打烊”,场内数十名建设者坚守一线。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当前,项目已完成厂房主体施工,进行厂区道路施工和内部厂房装修。

  先导高端设备生产线制造项目已于2023年12月竣工投产,先导机加工和设备组装项目为该企业在市开发区投资的二期。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用地100亩,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设备组装车间、机加工车间及表面处理车间等。

  机加工车间是该项目的主体建筑。目前,4栋厂房土建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相关工艺设计。走进该项目面积最大的厂房,2万多平方米的车间甚是空旷。“这栋厂房有两层,其中一楼层高约9米,需要安装桁车。二楼层高6米,其中也有大型设备。”现场项目负责人周井广介绍,这栋厂房主要承接项目组装、机械加工等工作。其中因为部分装备的机械加工腔体比较大,因此水电气施工难度还是存在的。

  “这么高需要搭脚手架吗?”面对笔者疑惑,周井广摆摆手说:“现在他们都是用升降车,灵活性高、效率高而且更加安全。”

  话正说着,周井广就带着笔者来到正在施工的组装车间。这个车间有1万多平方米,层高大约有14米,内部设有桁车。在施工现场,笔者看到工人们站在升降车上进行管线施工。“主要还是室内装修,包括水电气等管线施工。”周井广介绍,这个厂房还需要做一个配电房,因此,工人们也在对配电房进行土建施工。

  厂区道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物流效率、安全性和整体形象。在先导机加工和设备组装项目现场,笔者发现,现场施工人员正在为即将铺设的沥青道路做准备。“我们将抢抓好天气,尽快追上室外道路施工进度,确保该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赣榆海洋产业项目建设“火力全开”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孙晨晨 森丽丽 张译)金秋十月,黄海之滨的赣榆大地,海洋产业发展热潮澎湃。海头中心渔港基础设施升级施工正酣,国家级苏鲁海产品产地市场建设步履铿锵,一批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加速落地——赣榆以一系列硬核举措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向海图强目标注入强劲活力。

  走进海头中心渔港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现场,挖掘机挥舞着钢铁巨臂,精准作业;运输车往来穿梭,卷起的尘土被海风轻轻吹散;施工人员各司其职,默契配合,一幅忙碌而有序的建设画卷在海边徐徐展开。

  “当前,项目二期已进入收官阶段,渔港综合管理中心、渔需物资仓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收尾工作,岸线绿化工程及进港道路新建段也已同步完工。”赣榆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项目负责人曹宇轩介绍,他戴着安全帽,在工地上来回巡查,仔细检查每一处施工细节。

  曹宇轩介绍,项目一期已完成破损岸线修复300米、码头面修复57730平方米等配套建设,接下来将完成二期剩余收尾工作,同步推进61.18万立方米港池航道疏浚及岸线连接桥工程招标,待10月20日汛期结束后,正式启动港池航道疏浚建设,预计2026年10月全面建成。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渔港向“平安、产业、绿色、智慧”的现代化综合渔港转型,为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渔港经济区多元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部省共建国家级苏鲁海产品产地市场建设现场,同样是一派火热景象。目前,市场1号交易大厅已完成主体工程、室外排水工程及室外道路基层,规划设计变更及初步设计全部完成,建成后,将成为辐射苏鲁地区的海产品集散核心,进一步畅通海产品流通渠道,提升海产品市场竞争力。

  灌南牧原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加速推进

  (张文华 陈良中 殷开军)国庆佳节,举国欢庆,在灌南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的建设工地上,却是一派争分夺秒、紧张有序的施工景象。广大建设者坚守岗位,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以实干和汗水向国庆献礼。

  节日期间,施工安排紧凑有序:辅房顶板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作业全面展开,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组合池区域正紧张进行蓄水实验,检验结构安全性与密封性;综合工坊设备基础浇筑正在进行,内部架体同步拆除,为设备进场创造条件。通过假期集中攻坚,项目总体形象进度预计将攀升至90%,为下一阶段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灌南牧原项目总占地面积170亩,建筑面积达6.6万平方米,是打造江苏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的关键一环。项目秉持“绿色为底色、品牌为引擎”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构建“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的现代化产业新模式。建成后,将实现日屠宰生猪6000至8000头、年屠宰200万头的规模,并配套建设1万吨全自动立体冷库,依托强大的冷链物流网络,形成800公里辐射圈,保障长三角地区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新鲜肉”。

  当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根据规划,项目分三期推进,整体预计于2027年1月建成投产。截至目前,环保区总体形象进度已达70%,生活区前期工作也已就绪,主车间设备选型与图纸设计正加速定版。国庆期间的连续施工,不仅保障了短期节点,更有效串联起了环保区收尾、生活区复工准备与生产区招标设计等后续环节,为全面达成年度建设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项目建成后,除带动1000人本地化就业外,更将以“绿色品牌”效应,推动灌南乃至江苏生猪产业向“生态友好、品牌增值”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迈进,为区域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双线发力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武娜 王娜娜 刘光益) 国庆佳节,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假期的欢乐中时,城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为保障城南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如期投产、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业化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市城建控股集团的建设者们坚守岗位,用辛勤汗水筑牢城市生态环保屏障。

  “国庆期间,公司每日安排人员驻守现场,与施工人员共同坚守一线。在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速项目推进。目前,主体施工已完成,正进行生物反应池、二沉池、磁混凝沉淀池等单体设备以及附属管网的安装工作。计划本月完成设备安装,11月完成附属工程施工及设备调试。”市政公用公司工程部现场负责人印学龙介绍,城南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是市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占地面积约47亩,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5万吨,计划于今年12月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

  在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分工明确、协作有序,全力推进各单体和室外附属的施工进度。“现在是工程推进的关键期,我们每天都会对现场进行全方位巡查,一方面检查二沉池及生物反应池的护栏和设备安装,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加快室外放空管和污水管道施工,对管网开展满水试验,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城南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施工负责人刘胜利说。

  与此同时,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业化改造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国庆期间,项目安全员杨海洋每天清晨都会提前到达现场,制定当日安全巡查计划,仔细检查防护设施是否牢固、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对发现的问题当场要求整改。

  目前,一期工业化改造已完成主体施工,完成事故罐、含氟废水收集罐、管廊安装,正在进行污泥脱水机房二次结构施工和场内管网施工,预计今年12月份完工并试运营。

  九月府及九禧荟广场项目按下“快进键”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双节不打烊 项目建设忙

  (魏吉珂 徐欢 刘雪明)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九月府小区及九禧荟广场项目的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塔吊轰鸣、焊花闪烁,近百名建设者放弃休假坚守岗位,用忙碌的身影勾勒出“家国同庆”的奋斗图景。

  “节日里更要把好质量关,这瓷砖缝差一毫米都不行。”在住宅项目室内精装区域,有着10余年经验的瓦工郑亚兴蹲在地上,手中的靠尺反复比对墙面瓷砖平整度。他的手套沾满水泥灰,额角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手上的动作却始终细致平稳。

  不远处的商业综合体外立面施工平台上,3名工人系着安全绳悬在半空,小心翼翼地安装玻璃幕墙。“现在天气不冷不热,正是赶工的好时候,我们每天能多装20多块玻璃。”施工人员刘秀峰嗓门洪亮,说话间还不忘转头提醒身旁同事,“把安全扣再检查一遍,安全第一。”

  作为连云港市重要建设项目,九月府小区及九禧荟广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5.42万平方米,功能布局丰富多元。建成后将集商业、办公、酒店、住宅、配套幼儿园于一体,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场景,预计年营业收入1.6亿元,服务半径覆盖3个街道、10万群众。

  目前,项目已进入关键建设阶段。住宅与商业主体结构全部封顶,正有序推进装饰装修、外立面幕墙、门窗安装等工序;配套幼儿园处于主体施工阶段;住宅项目同步开展土方回填、室内精装与室外管线施工。“我们实行‘质量与进度双管控’,每天安排专人巡检各施工环节,确保工程质量不打折扣。”项目负责人胡祥介绍。

  “项目建成后,九月府将成为连云港高品质住宅标杆,九禧荟广场则成为区域标识性商业综合体,真正把‘好房子’的理念延伸到优质生活配套上。”瀛洲集团相关负责人唐浩表示。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