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来源:新华社2025-06-30 19:37

  大江之尾海之端,江苏南通被誉为“江海明珠”。

  这里孕育古老的文明,南通西北的海安青墩遗址发掘,填补了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文化在江淮平原东部的空白;这里澎湃年轻的脉动,江海潮生的泥沙堆积让沙洲渐次浮出,南通东南的启东全域成陆仅百余年。

  长江浩荡奔流,黄海飞涛如歌。古今熔铸、南北贯通、中外交融,淬炼出南通坚韧不拔的气质、崇文厚德的气韵和包容会通的气度,汇聚成具有江海气派的精神图谱。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沿江景色。新华社记者李博 摄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江海潮生 强毅力行

  江海之畔,连接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通扬运河静静流淌。

  南通唐闸历史文化街区枕河而建,大生纱厂隆隆的机杼声响彻百年。游客流连其间,体验手工制皂、打卡活字印刷,沉浸式感受近代工业遗存的文化魅力。

  130年前,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在这里白手起家,从大生纱厂开始,陆续创办油脂厂、面粉厂等。唐闸从平凡的乡间野渡一跃成为繁荣的民族工业重镇,南通建成“中国近代第一城”。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枕河而建的南通唐闸历史文化街区。(许丛军 摄)

  张謇以状元之身办实业,在海边滩涂上披荆斩棘、垦牧植棉。“千磨百折,忍侮蒙饥”,大生纱厂历经5年周折才出纱。张謇“以强毅之力行其志”的企业家精神,上溯源头,离不开江海交汇滋养的性格品质。

  江海成陆不易,大自然鬼斧神工,既塑造城市风貌,也雕琢文化特质。泞滑的滩涂不宜种植,还要不时面对家园被江潮海飓吞噬的危险,南通先民靠着一根根扁担,牵着海子牛驮泥运沙,在滩涂上开辟出一片充满希望的绿野平畴。

  在南通如东县城中心,一座埋头奋蹄的海子牛雕塑高高矗立,成为当地的精神图腾。深知先辈拓疆之艰难,接续奋斗的南通人血脉里生长出“屡覆屡兴、百折不回”的文化基因。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穿越历史烟云,张謇的企业家精神依然照耀江海。2016年起,南通为坚守实业的杰出企业家颁发“张謇杯”,献上一座城市的敬意。

  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济萍是第一座“张謇杯”的获得者。75岁的他将企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基建”砖厂,经营为如今光纤通信的“新基建”龙头,还抓住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布局新能源,成为南通首家营收迈上千亿台阶的制造业企业。

  “传承张謇强毅力行的企业家精神,更要像他一样造福桑梓。”薛济萍说。近5年来,中天科技社会公益投入每年递增20%,累计向慈善事业捐款超亿元。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游人在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故居濠南别业。新华社记者季春鹏 摄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高度评价张謇“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同时提出,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张謇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

  为弘扬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鼓励创新创造,全国第一家培养民营企业家的学院——张謇企业家学院2021年落地南通,成为全国10多万名企业家学员的精神加油站。

  “在变革中求发展,于变局中求卓越,学习张謇实干兴邦、起而行之的奋斗精神是一次启迪与成长。”刚从新生代企业家高级研修班毕业的江苏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敏感慨,自己对企业家精神有了深刻理解,更加坚定了企业发展的初心。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崇文厚德 春风满城

  城市核心地段坐落着什么?是忙碌的政府机关,还是繁华熙攘的商业中心?南通的答案是——学校。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南通市地标建筑钟楼,与悬挂“英才辈出”字样的南通中学紧邻,成为当地一景。新华社记者柯高阳 摄

  2003年南通市政府机关迁到新区,空出的大院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商业价值巨大。当时百年名校南通中学正苦于校舍逼仄,政府研究后决定,将大院整体划拨给学校办学。

  “这间教室原来是市长办公室,一墙之隔就是百年历史的城市地标钟楼。”年过八旬的钱炜既是通中校友,也曾在此办公,他感慨,悠扬钟声与琅琅书声相伴,让南通城的文脉变得无比具象。

  南通自古崇文重教,出生于如皋的北宋大儒胡瑗摒弃六朝隋唐以来重词藻、轻义理的学风,经义和治事并重,“明体达用”的理念备受后世推崇。

  教育之乡,人文俊彦。仅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南通就走出两院院士50余人,各自发光发热,不忘反哺桑梓。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深耕纤维领域40余年,攻克一系列世界难题。去年,她推动东华大学等单位联合成立航天柔性材料联合交叉中心落户南通,进军新材料领域“新蓝海”。

  以文兴城有迹可循,成风化人润物无声。

  如皋东大街迎春桥上,镌刻着一副古楹联“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2021年,如皋小伙陈伟在南京的水果店经营不善关门后,还欠着200多位客户的8万多元充值款。他回到老家每天打三份工,靠着这份执着,2022年初,他还完了最后一笔欠款。在陈伟看来,他不过是“从小受到家乡淳朴民风的影响”。

  南通曾全城寻找一位资助贫困学生的好心人“莫文隋”,后来发现是“莫问谁”的谐音化名,还无意中发现了资助孤儿院的“吴铭”(无名)、照顾孤寡老人的“任友琴”(人有情),继而兴起学习、效仿“莫文隋”的热潮。那几年南通慈善组织收到捐款近百万元,其中不留名的就有百余笔。近年来,“莫文隋”多次作为道德典型被表彰,领奖人却一直缺席。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南通的小学生参加“童声里的中国”优秀作品展演活动。(周钰纯 摄)

  保有形、续无形,江海文化在传承演进中青蓝相继。

  为改变儿歌发展滞后的困境,南通首倡“童声里的中国”新童谣创作推广活动。童声飘过19年,一首首汲取生活养分又融入时代精彩的歌谣,从江海之滨飘向全国7000多所中小学,帮孩子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023年,“童声里的中国”首次启动海外推广交流活动,全球50多所华文学校的千余名华裔青少年相聚“云端”,用歌谣传唱真情、用音符凝结友谊。

  “小城市办出大好事,小作品融化大道理,小伙伴点染大环境。”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评价道。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包容会通 耕海图强

  在连接南通海门与苏州太仓的海太长江隧道工程现场,最大开挖直径超16米的盾构机“江海号”昼夜不息,向着长江水下75米深处掘进,为这条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按下加速键。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2025年4月9日拍摄的“江海号”盾构机内部。新华社记者季春鹏 摄

  “江海之城”既得益于长江,又受制于长江。长期苦于“向南不通”的南通人,把过江体验形象地描述为从“人在船上”到“车在船上”,再到“车在桥上”,海太隧道建成后将迎来“车在水中”的全新阶段——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南通创造性提出“八龙过江”构想,未来的长江南通段,平均每20公里就有一座过江通道。

  江海奔流与日新,沧桑巨变阅不尽。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考察时说:“当年,你们这里和上海隔江相望,南通不好‘通’,现在跨江大桥建起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南通就好通’了。”

  正是那一年,南通跻身江苏长江以北首座“万亿之城”。曾经的交通末梢变身立体枢纽,七个县(市、区)竞相发展形成“七虎竞南通”的区域经济现象。绝不“等风来”,主动“迎风起”,南通奋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和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江潮带来奔腾的力量,大海激荡开放的气度。户籍人口仅3500余人的海门区林西村,先后有600多人在海外经商、生活。早期村民们背着床单、枕套闯荡世界,他们不懂外语、只凭一台计算器讨价还价,如今将生意做到全球40多个国家。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通商”。南通成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以来,始终朝着“双向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孜孜以求。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图为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该桥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开通,是高速公路、客货混线铁路和高速铁路“三合一”的过江通道。(许丛军摄)

  海带江襟淮锁钥,吴头楚尾越咽喉。“江尾海头的地理、楚风吴韵的文化,南通作为移民城市兼收并蓄,这也正是‘通’的精神源泉。”南通文化学者黄正平说。

  改革开放之初,南通就曾以“百万雄鸡下江南”而著称,上海、苏南“星期天工程师”支持南通乡镇企业发展。如今,越来越“好通”的南通左右逢源,70%规上制造企业与上海80%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90%新招引项目深度嵌入上海、苏南产业链;坚定耕海图强,为实现“下一个万亿看海上”的蓝色梦想,南通冲破沿海滩涂不能建设深水海港的禁区,打破“有海无港”的窘境,数座深水大港向海而立。

  “‘见第一就争,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作风不是空穴来风。”黄正平认为,南通因为张謇诞生了近代中国很多个全国第一,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公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沿着先贤足迹,南通永葆追江赶海的信心和斗志。

  江海潮涌,新的滩涂不断滋长,一如江海文化生生不息。南通乘风聚势,勇立潮头,开启又一次高质量发展“沧桑巨变”!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江风海韵共潮生——解码“江海明珠”南通的文化自信样本

  记者:刘亢、杨丁淼、柯高阳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湖州:志愿者助老敬老“迎重阳”

  • 走进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研和产业像“两张皮”,中间缺了能把成果“送上门”的人。
2025-10-22 10:17
由美国斯坦福医学院、英国莫菲尔德眼科医院、德国波恩大学等多家国际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款视网膜下无线微芯片,成功帮助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了视力。
2025-10-22 10:15
为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位于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219室的杨振宁书屋日前正式开放,与其同步启用的杨振宁档案资料库专题网站也面向全球上线发布。
2025-10-22 10:09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含利福特尼唑的三联方案,让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望重新回归更简便的三联方案时代,为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2025-10-22 10:06
10月21日,在上海淀山湖畔举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发布获奖名单。
2025-10-22 10:04
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联合广东省科学院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发现了一处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地质遗迹——金林陨石坑。
2025-10-21 09:49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Grace Hendricks和同事证明,一种mRNA版本的新冠纳米颗粒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反应是标准mRNA疫苗的28倍。
2025-10-21 09:42
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办“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AIMS)研制总结暨未来科学规划研讨会。”
2025-10-21 09:39
单日就可最多烘干稻谷5000吨。
2025-10-21 09:28
农业农村部20日宣布,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
2025-10-21 09:24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