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30.76亿元助力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重点用于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发展环境改善等项目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30.76亿元助力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重点用于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发展环境改善等项目

来源:新华网2025-06-24 13:24

  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省财政厅今年安排30.76亿元,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升级、改善产业发展环境等项目,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随着乡村环境整治的深化,不仅提升了卫生条件与生态景观,更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

  “经过多年的持续整治,如今的邵伯湖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天鹅、大雁、野鸭和苍鹭等前来栖息,成为众多水鸟越冬的天堂。”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德宝告诉记者。为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沿湖村成立“渔美”物业公司,聘用退渔渔民20名,开展河道清理、漂浮物打捞等环境保洁工作;党员成立生态保护队伍,参与治水、护绿、添彩行动,乡村生态环境焕然一新。

  走进沿湖村,处处可见惊喜。“以别样创意扮靓乡村颜值。”刘德宝介绍,一方面因地制宜,利用荒坑荒片、废旧池塘、空地、废旧宅基地等见缝插绿、改造提升,打造各具特色的湿地景观、停车场、小菜园等;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利用船只、木桨、铁锚等具有农村特色的废旧物品,支砌花台、制作盆栽、打造墙面布景来进行环境提升。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创意设计,让原本沉寂的乡村角落焕发出艺术光彩。

  近年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走进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培才村“海门小窝头”家庭农场,一根根甘蔗节长且粗壮。农场经营者告诉记者,甘蔗是当地主打产品,主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江浙沪地区,一亩地种2500—3000根甘蔗,能获得1.5万元左右收入。

  海门区张謇故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是首批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培育对象,涉及常乐镇、三厂街道的16个行政村。海门区乡村振兴局专职副局长陈杰介绍,目前片区内有家庭农场127个,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家,500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基地)12家。A+智能温室、百卡弗等一大批绿色农业在此生根发芽,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化种植,实现农场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培育了“绿羊谷”“淘米记”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2024年16个村集体总收入2468.29万元,村均收入154万元,可持续性收入1334.82万元,占比54.08%。

  近年来,各地深挖本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我们将在冯庄渔业产业园现状基础上,联动溱湖绿洲等成熟文旅项目,发展以渔事主题为特色的乡村研学产业,丰富渔业产业园业态,促进渔业产业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冯庄村综合性收入。”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冯庄村党总支书记吴亚东说。

  冯庄村北临溱湖风景区,曾经是以渔业为主的传统村落,2021年建起现代渔业产业园,形成从种苗生产到成品养殖、产品初加工、展示与销售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

  吴亚东介绍,今年在财政支持下,冯庄将打造“簖蟹文化科普”体验中心,以“簖小蟹”故事线为叙事载体,构建“科普互动+美食文化+消费转化”三位一体体验空间,打造特色渔业观光体验、生态文化休闲项目。力争到2025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比2021年翻两番,突破200万元。

  据了解,到今年底,全省将把3000个以上行政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财政厅综改办负责人表示,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省财政厅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提升专项资金,2024年、2025年共安排58亿元,由县级统筹用于规划编制、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改善、环境整治提升、村庄运维管护、改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等公益性事务,支持市县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及片区化建设,补助薄弱村运维管护。(杨民仆)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 习近平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
2025-08-28 09:35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把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项工作不仅验证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柜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也积累了大量的超高温材料在轨实验的原始数据。
2025-08-27 09:42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2025-08-26 10:2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2025-08-26 10:27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2025-08-26 10:27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2025-08-26 10: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