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非遗大戏”释放消费潜力——连云港市春节消费市场亮点扫描(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非遗大戏”释放消费潜力——连云港市春节消费市场亮点扫描(二)

来源:连云港发布2025-02-18 12:27

  (□ 张明兴)春节申遗成功,充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独特魅力,标志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更成为各地推动消费升级、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契机。春节期间,连云港市以“非遗”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文化味十足、体验感满满的春节消费新体验。

  非遗赋能消费升级

  春节市场焕发新气象

  今年,连云港市紧紧抓住“非遗春节”这一主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深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促消费活动。从非遗技艺展示到民俗文化体验,从传统美食市集到文创产品展销,通过“非遗大戏”的精彩演绎,成功释放了消费潜力,为春节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在海州区民主路老街的海州年货大集活动现场,糖画手艺人陆应鹏的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孩子们。他手持铜勺,以糖为墨、以勺为笔,手腕轻转间,一只栩栩如生的糖画兔子便跃然案上。“糖画是民间传统文化,它有着四百多年历史,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得到了广大小朋友的喜爱。”陆应鹏一边制作糖画,一边向围观者介绍,“我们要把这个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去,让广大小朋友更了解传统文化,这也是我做糖画的一种职责。”他的摊位前,孩子们举着糖画欢呼雀跃,家长们则感慨:“这样的非遗体验,既让孩子尝到了年味,也让他们记住了传统文化的根。”

  除了糖画,剪纸、面塑等非遗技艺展示同样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非遗传承人的现场互动,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触、可感、可体验的活态文化。游客不仅能观看非遗技艺表演,还能亲手制作手工艺品,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消费深度融合

  打造沉浸式体验

  为了让非遗更好地融入消费场景,我市创新推出“文化+消费”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消费者在购物、娱乐的同时,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这一模式不仅带来了更好的消费体验,也为非遗传承开辟了市场化路径。

  春节期间的赣榆区金山镇“美小村”分外热闹,其年货大集上汇聚了各地特色年货,包括传统美食、手工艺品、生鲜果蔬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采购。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每晚的千年非遗打铁花表演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匠人以精湛技艺将高温铁水击打成绚烂金花,火树银花照亮夜空,演绎出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看到打铁花表演,附近居民宋先生很是激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打铁花,太震撼了。这种传统技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正月初四至正月初六,北极光秀与烟花瀑布的呈现为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北极光如梦如幻、绚丽多彩,烟花瀑布似银河倾落、璀璨夺目,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民俗完美结合,为游客打造了一场难忘的春节体验。一位来自日照的游客赞叹:“北极光和烟花瀑布的结合,既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海州商业街区还在民主路老街新浦广场、盐河巷天后宫广场、陇海步行中街中环广场各准备了4根4米高的巨型糖葫芦架,上置海州老字号“大和平”店铺的特色糖葫芦串,免费提供给市民游客摘取。“正月初一吃到这串特别的糖葫芦,感到非常惊喜和开心。糖葫芦不仅好吃,更承载了美好的祝愿,通过想尽办法才能摘取成功,也告诉我们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希望新的一年里我们都能甜甜蜜蜜。”海州区的姜女士说。

  商圈活动营造氛围

  非遗掀起消费热潮

  春节期间,我市各大商圈也通过举办多种非遗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吸引客流、扩大消费。这些活动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也为商圈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海州吾悦广场,鱼灯巡游和财神驾到新春巡游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鱼灯巡游过程中,一盏盏精美的鱼灯在广场上穿梭,寓意着“年年有余”,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财神驾到巡游则通过互动表演,让市民在欢乐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年味,还让我们对非遗有了更深的了解。”

  中央商场在线下开展了“顺风顺水顺财神摇钱树DIY”以及“财神巡游派发红包”等活动。在“摇钱树DIY”活动中,市民可以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摇钱树,寓意新年财源滚滚。财神巡游则通过派发红包和互动游戏,为市民带来了节日的惊喜与欢乐。“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还让我们对非遗有了更深了解。”参加商场非遗活动的市民康女士说。

  通过“非遗大戏”释放消费潜力,不仅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随着消费模式的深化,连云港市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让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为消费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多“甜美的篇章”。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非遗月”处处有“非遗”

  • 江苏南通:“第二现场”观赛区 城市“全域”看“苏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