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苏邳州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堤”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要闻 > 正文

江苏邳州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堤”

来源:人民公安报2024-07-26 16:12

  □本报记者 杨青春

  通讯员 杲 昶 孙开放

  夏日炎炎,溺水等涉险事故逐渐进入高发期。为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今年以来,江苏省邳州市公安局从严从实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堤”,确保辖区安全稳定。

  快速响应 拉紧“安全绳”

  “如溺水较深,可先从背部将头托起,使面部露出水面,再将其拖上岸!”7月9日上午,在沙沟湖水杉公园水域,邳州市公安局组织70余名抢险救援突击队员进行防溺水实战演练,现场进行冲锋舟及皮划艇的使用、搜救技能技巧、水中实战救援等科目训练,并邀请蓝天救援队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教学。

  “实战演练提升了公安机关应急救援能力水平。”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白保中介绍,邳州市公安局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的原则,针对汛期洪涝灾害的应对以及溺水事故紧急处置全过程开展实战演练,确保“一拉就响、快速响应”成为常态。

  “以前来这里游野泳的人特别多,自从安了警示牌、加了防护网,再加上巡逻人员经常巡逻,基本上看不到游野泳的人了。”家住京杭大运河边的李老汉说。

  邳州地势低洼,境内河流众多。邳州市公安局紧盯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做实防溺水工作,对辖区内鱼塘、水库、河流等重点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明确整治责任、措施、时限,确保问题隐患彻底解决。目前,邳州市公安局共排查水库、鱼塘300余处,联合相关部门大力推进落实防溺水“四个一”建设(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维修破损防护栏,设置警示牌467个。

  精准宣传 拉响“警报铃”

  “同学们,不能到河边嬉戏游泳,发现有人溺水时,切记不能盲目下水去施救,要大声呼救,寻求大人帮助,掌握正确的施救方法……”6月15日,在邳州市陈楼中学“防溺水”法治进校园宣讲会上,陈楼派出所民警王阔一边示范,一边给在场的学生讲解溺水现场急救要点。

  为进一步筑牢防溺水安全线,邳州市公安局以法治宣传进校园等活动为载体,深入辖区校园,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师生宣讲防溺水知识。他们定期提醒校方利用家长会、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加强学生暑期安全教育,在校园内外营造防溺水安全宣传氛围,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

  “我们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嘱咐和提醒学生周末和放假时不去野外游泳,提升广大青少年、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陈楼派出所所长靳春磊介绍,邳州市公安局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以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务工人员子女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家访活动,强化安全风险警示宣传,推动落实监护责任。

  6月以来,陈楼派出所通过微信推送防溺水知识30余条次,开展防溺水讲座进校园、村(社区)2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1000余人次。

  立体巡防 织密“防护网”

  “这里禁止游泳,万一发生危险划不来……”6月2日14时许,“巡防联盟”成员樊某在巡查过程中,发现6名未成年人欲下河游泳,立即予以教育劝离,避免了溺水事故的发生。6月13日,邳州市公安局会同港上镇党委政府为樊某颁发证书和奖金。

  “邳州水域众多,必须动员身边群众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做好防溺水工作。”邳州市公安局巡防大队大队长张永超介绍,他们组建“巡防联盟”,形成了以公安力量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目前,“巡防联盟”共有成员8011名,共同织密了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此外,邳州市公安局制定《关于举报劝阻未成年人野泳有功人员专项奖励办法》,明确奖励对象、奖励范围、奖励标准和奖励原则,积极动员广大群众投身到防溺水工作中。

  此外,针对农村地区防控基础较为薄弱的实际情况,邳州公安机关推进加强“一村一辅警”建设,广泛动员村干部、网格员、保安员,加强对农村地区、偏远山区、郊野险滩、水塘沟壑等区域的联防联控,及时发现并劝阻高危涉水行为。

  截至目前,邳州市公安局共开展巡查300余次,及时劝阻下水游泳人员23名,面对面宣传1500余人,发放防溺水宣传资料1万余份,扩大了防溺水宣传覆盖面。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图书馆:周末来读书

  • 西安铁路工业遗存变身市民乐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成立于2000年,旨在面向公众传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2025-02-14 10:26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025-02-14 10:24
《自然》杂志13日报道我国发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
2025-02-14 10:23
在当前的极寒天气下,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电力保供更安心。
2025-02-14 10:22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14 10:11
独脚金是寄生在高粱上的一种植物,能导致高粱减产甚至死亡。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敲除后,高粱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
2025-02-14 10:04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加载更多